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北宋书家对颜真卿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评价,一种以儒家伦理道德的标准来强调颜真卿的人品,进而延伸到他的书法作品;另一种对其书法的评价带有浓厚的道禅意味。前者以欧阳修、朱长文为代表,后者以北宋中后期的苏轼、黄庭坚为代表。文章指出,两种差异性的话语显示出北宋书坛儒家和道释两种评价标准的冲突与融合之处。文章认为,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庆历变法失败后,北宋文人由推行经世致用的儒家精神到摇摆于儒家与道释之间的心路转向所致。  相似文献   
2.
欧阳修对苏舜钦的书法艺术评价极高,对苏的书学思想也非常推崇.他经常与苏舜钦就笔法以及其他相关问题展开讨论,涉及的范围很广,由于苏舜钦没有留下系统的书论著作,所以他论书的只言片语大都借以欧阳修的著作保留下来,他们以诗文唱和,以翰墨传情,共同营造了北宋良好的书坛氛围.因此,苏舜钦在北宋书坛地位的确立与欧阳修的褒奖和推介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3.
汪鸿明 《回族研究》2007,(4):134-139
“刷书”大家吴廷富吴廷富先生是当今甘肃书坛著名的回族书法大家,他写的草书卷轴斗方扇面不计其数,榜书“兰大电脑城”、“西兰国际大酒店”、“鑫海大酒店”以及南湖公园和清真寺的匾联就颇逼人眼目。前一段时间笔者慕名去吴府多次采访。因为是带着探索廷富先生书法人生之路而来,笔者第一句话便问师承。廷富先生答“我崇尚二王和米芾”。他取法二王、米芾,其草书与米芾颇似,率性而为,挥洒自然,不谋蹊径,一无做作,正有相似之处。明代书论家李日华说:“刷字,本出飞白运帚之意,信肘而不信腕,信指而不信笔,挥毫迅疾,中含枯润,有天成之妙,右军…  相似文献   
4.
单一良 《21世纪》2013,(Z1):74-76
笔者在北京生活了近九年,因为工作和爱好的关系,平时接触的书画艺术家也不在少数。在我曾见过的几位书画艺术家中,孙大愚先生是过目不忘的一位。而我当时只是一个报社的普通记者,孙大愚先生在京城一直就声望显赫,因此平时素无来往,更谈不上了解。2007年11月的有一期《美术报》刊登了孙大愚先生的书法作品,因同期也有我的一幅荷花图发表,  相似文献   
5.
李东阳不仅是明代中期著名的文学家,也是有名的书法家和鉴赏家。在书法上他提出了晋帖唐书饱探索、不主故常、在意不在形三大理论,散见于他的文集中。李东阳的书法理论纠正了明前期台阁体书风的弊病,建立了茶陵派关于书法艺术的理论主张,同时为明中晚期书风审美取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明中晚期书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当我在《沈阳晚报》上看到"‘80榜样’全国上世纪80年代优秀书法家提名展2012年6月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开幕,辽宁书坛新锐金洪竹获提名,是辽宁惟一一位参加此展览的‘80后’书家"的报道时,着实吃惊不小。为此,特意向金洪竹予以求证,她只是淡淡地腼腆地一笑。金洪竹是2007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专业,现在师从于庄廷伟先生。她是一位不事张扬,沉静斯  相似文献   
7.
康有为(1858—1927),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更生、晚号游存老人、天游化人,以籍称南海先生,是近现代史上与青岛结缘的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名人。他不仅以维新运动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样,作为清代碑学的集大成者,对书法史的影响也极为深远。青岛为齐文化故地,崂山素誉"海上名山第一",人文源远。开埠以来,受西方文化影响,其地域文化含有海派性质,包容性强。辛亥亡清,内陆军阀混战,青岛以德国占据,遂被前清遗臣视为"偏安"之所,纷纷徙来"隐栖",王公大臣盖有数十人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充斥以"怪异"、"草率"为美的书法界,湖南不少的地方却悄悄地流行一种"平正严谨"却又不失"险峻奇逸"的楷体,这种书体筋骨坚劲、秀美醇和,因其由当代湖南楷书大家邬惕予先生所创,被书坛誉为邬体。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邬体的第二代传人邬江弯先生,从他对家传邬体的孜孜追求中,深深地品味出他在多重文化语境下的默默坚守。  相似文献   
9.
北宋书家对颜真卿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评价,一种以儒家伦理道德的标准来强调颜真卿的人品,进而延伸到他的书法作品;另一种对其书法的评价带有浓厚的道禅意味。前者以欧阳修、朱长文为代表,后者以北宋中后期的苏轼、黄庭坚为代表。文章指出,两种差异性的话语显示出北宋书坛儒家和道释两种评价标准的冲突与融合之处。文章认为,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庆历变法失败后,北宋文人由推行经世致用的儒家精神到摇摆于儒家与道释之间的心路转向所致。  相似文献   
10.
在书法发展史上,易道文化精神始终贯穿其中,保证了书法艺术的健康发展。然而,当代一些“现代派书家”却严重背离了易道精神,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否定汉字———对易道“意象”思维的背离;二、否定毛笔———对易道生命哲学的背离;三、否定传统审美观念———对易道“和合”原则的背离。由于这些背离,导致了“现代书法”的诸多弊端,因此不为绝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在所难免。文化回归,精神回归,是中国书法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