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9篇
社会学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上半年的一天,我正辅导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小人读唐诗、背唐诗,小人背完王昌龄的《从军行》后,我让她看一会儿电视,放松一下然后讲解。 恰好,电视正播出于丹给全国人民讲解唐诗,讲的正好是王昌龄的《从军行》,于丹有声有色地念道:“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gu)浑……”  相似文献   
2.
赖晨 《老年世界》2014,(8):26-28
“学术超女”于丹的父亲于廉(1925-2001年),北京人,1941年在上海华纳印刷厂当工人。1948年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毕业。建国后,历任北京市行政干部学校教研室主任,北京市政府办公厅秘书处长,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主任,曾长期担任万里(万明礼)同志的秘书。1982年任中华书局副总经理。l987年任新闻出版署特邀顾问。  相似文献   
3.
本文借助布尔迪厄的场域、资本等相关理论,来探讨于丹现象背后有关社会分层、资本争夺、传媒等文化隐喻.  相似文献   
4.
策划人小语又是一年冬去春来,眼看着,就该过年了。贴对联、穿新衣、吃饺子、放鞭炮、祭祖先、拜亲朋……这些世代相传、严格繁复的习俗仪式,无数次地提醒我们: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这个年可得好好过。可怎么样才能把年过好呢?吃好的?穿好的?这是物质稀缺时代人们过年的方式,为的是营造出一种理想化的生活状态,表达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现如今,衣食无忧的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此,过年没完没了的饭局,让人  相似文献   
5.
韩平 《公关世界》2010,(4):67-70
三、把握尺度,过犹不及 《论语》教给人们很多处世的方法、做人的道理,这些方法都很简单,道理都很朴素。《论语》中的很多内容都涉及做事的原则和把握原则的分寸,孔子并不提倡一味地丧失原则,一味地以仁爱之心去宽宥一切人,而是提倡以直报怨,以德报德。面对一件事情,迅速地做出判断,选择最正确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于丹现象既是史学传播的大众化的必然,也对史学传播大众化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韩平 《公关世界》2010,(3):42-45
《论语》所记载的是孔夫子从生活中演绎出来的为人处世的经验和他对弟子的教导。其中许多经典的词句是我们许多人耳熟能详的,这部曾经统治中国社会思想2500多年的儒家经典。今天仍然能为我们现代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一份温馨的劝导。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做客《百年讲坛》。从六个方面讲述她解读《论语》的心得。  相似文献   
8.
于丹 《中外书摘》2007,(2):63-65
《论语》这部书,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看起来很朴素,这些办法有时候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  相似文献   
9.
2007年8月中旬,西安交通大学文化哲学研究所召开了题为"‘于丹现象’的文化思考"座谈会。作为中国大众文化的又一经典范例的"于丹现象",凭借其内部蕴涵着的多重文化意义和文化思考,让它迅速越过了文化娱乐界限,无可争议地成为了近年来中国一个重要的思想事件,乃至社会事件。文化哲学该如何去对这样一个文化事件进行深度理解,该如何面对商业利益和大众媒体对文化世界的僭越,如何以此省思我们的当代文化处境和文化问题?成为了每一位学者在座谈会上热切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期刊发的这组笔谈,意在通过对"于丹现象"多角度、多层面的探讨,揭示出当代中国文化世界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出路。希望这一探讨对深化中国的文化哲学研究能起到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学术参考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力求本着一种平等对话的精神,合力为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文化共谋出路。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易中天大火。于丹大火。时至2007年年初,又一个和以上二者比肩的人出现了——她就是安意如。她的《思无邪》、《当时只道是寻常》、《人生若只如初见》等一系列古诗词鉴赏作品相继出炉,在各大网站上持续高居销售、新书排行榜榜首,最高单日销量超千册。一度超过易中天的《品三国)和苏童的《碧奴》……谁又能想到,这个年仅23岁的漂亮女孩,竟然身有残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