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统计学   7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统计》2007,(1):6-6
2007年1月4日,青海省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青海省统计局局长薛政踏着积雪,在省农业普查办公室旦正项杰、刘尧年同志的陪同下到互助县魏家滩普查区强龙沟普查小区检查指导农普入户登记工作,看望慰问基层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互助县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副县长徐连贡,县普查办公室主任、县统计局局长薛文莲及县普查办的同志一同前往。2007年1月1日,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入户登记全面展开。元旦节刚过三天时间,海东地区的入户登记究竟进展的如何,成为薛政局长最关心的工作日程。4日一大早,薛政局长奔赴互助县浅脑山地区,顶风冒…  相似文献   
2.
蔡永峨     
《青海社会科学》2007,(2):F0002-F0002
蔡永峨 男,汉族,1956年1月生。青海省互助县人,1998年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现任青海电力公司工会宣传文体部主任,高级政工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青海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评审委员会副主任、敦煌艺术研究会会员,  相似文献   
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解决好农村、农民、农业问题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尤其如何加快农业发展步伐,保持农业的稳步增长,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是中央和各级政府十分关注的课题。互助县是一个农业大县。长期以来,农牧业收入一直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方面,农牧业收入占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高达68%,因此,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资源和市场的有效对接与增加农民收入是摆在互助县县委、县政府面前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互助县东沟乡大庄村等地中小学教师、学生和家长使用土族语言和新创文字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从三者使用土族语言和新创文字的情感态度、行为倾向态度及其差异等方面较全面地描述了互助县土族语言及新创文字在学校教育领域的使用现状.从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多样性的角度提出:土族语言及新创文字有利于满足土族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长远需要,政府部门应当大力加强土族语言及新创文字的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5.
玲珑 《人生与伴侣》2013,(11):22-23
白永霞是个女孩子,土族,15岁,长相甜美,能歌善舞。家在青海省互助县威远镇大寿路村。白永霞是个和我没有任何关系的女孩子,只是我不久前青海旅游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一个旅行社安排的娱乐项目中的“演员”。  相似文献   
6.
《青海统计》2005,(10):3-3
9月30日,省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薛政同志与省农调队产量处的有关同志,冒着小雨赴互助县浅、脑山地区调研种植业生产情况。针对入秋以来我省降雨比较多的实际,薛政局长十分关心目前的粮油作物生产和打碾入库情况,并实地进行调研。  相似文献   
7.
隆冬时节.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开展的红红火火,土乡呈现出一派为群众打造健康新生活的火热激情,基层计生干部深有体会地说.为群众提供优质的生殖健康服务是真正实践“三个代表”的最好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9.
《青海统计》2008,(12):38-38
蚕豆是互助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为进一步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2008年,互助县在自然经济条件较好,群众科技素质较高的塘川镇新元村建立了优质蚕豆青海9号良种繁育高产示范田405亩。在各项技术措施到位的情况下,示范田取得了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经济效益,经田间测产和实际打碾,示范田平均亩产达378公斤,每斤按市场收购价3.10元计,早均亩产收入达到1171.80元,经济效益显著。示范田的成功,带动了邻村农户种植优质蚕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重点示范的带动辐射作用,为今后蚕豆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以后,“三农”问题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将其确定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中,“统筹城乡发展”被置于首位。特别是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和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标志着我党在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上,具有重大意义的进步和深化。在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总体方略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得到了相当程度的重视。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突出的社会矛盾,任务尚十分繁重。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地少人多是我国的现实状况,“三个人的田五个人种”是再通俗不过的描述,农村存在着一支数量庞大的失业大军是不争的事实。在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所吸纳的劳动力日趋减少,农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怎样通过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来消化如此规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不仅关系到我国7亿多农民的命运,更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