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2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4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21篇
丛书文集   792篇
理论方法论   94篇
综合类   1363篇
社会学   134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丁玲的早期小说一再被划归现实主义。本文从强烈的主情性、塑造苦闷的女性形象和以丰富的想象表现人物的心态方面揭示了丁玲早期小说的浪漫主义特色。  相似文献   
3.
在共和国成立的最初 10年中 ,时代的光明和对未来的向往形成了最大的权威话语系统 ,而这也就促成了主观拥抱现实的诗人们抽象想象式的自我表现。胡风、田间、贺敬之、郭小川等的诗歌创作 ,从梦幻般的生活想象到生活的抽象化与激情相交融中的诗性阐释 ,体现出了这一时期浪漫主义诗歌审美内涵的构成与演变。他们的诗用时代权威话语所赋予的“现实规范”和浪漫主义艺术策略相融合 ,呈现出独特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4.
五四运动后的 2 0 -3 0年代 ,为使传统思想现代化和西方思想中国化 ,梁漱溟在推崇宋明理学的同时 ,吸收了许多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思想来完善自己的理论。但就总体而言 ,梁漱溟所做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运作 ,有很大的局限性 ,与中国的现代化思想相去甚远 ,倒是更多地表现了保守、落后和空想的成分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7年的诗歌创作,在宏大的社会生活视野和昂扬的时代气概影响下,呈现了以"主观拥抱客观"为创作主导精神的浪漫主义美学风范。但17年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后一阶段,伴随着一场以唯意志论替代科学理性精神的行为标准而掀起的时代神话运动,以各种夸饰的姿态去体现当时的社会主流意识及人们的思想行为,开始陷入伪浪漫主义的泥淖。其基本特征是:突破了建基于生活真实的虚构活动的限定,配合着权威话语任意的心造幻影,成为脱离生活的"就是这样"的抒情狂想。狂热讴歌时代神话之后,终于看到时代神话泡沫般涣散,转向吟咏风花雪月的抒情小唱,表现了精神失落后借"田园"慰藉心灵的倾向,却又陷入粉饰现实的深坑。进而在日益强化的阶级斗争权威话语影响下,又转向气势凌厉的扩张式政治抒情,表现出社会政治极端话语影响下的艺术的苍白。  相似文献   
6.
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是由“五四”精英最早启动的,其中李大钊是先驱者,陈独秀影响力最大,李达是集大成者。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革命的实践,“五四”精英在传播唯物观的同时也积极探索用唯物史观分析和指导中国的革命实践,取得了积极成果。“五四”精英传播和发展唯物史观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包括必须充分认识到唯物史观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把传播与发展统一起来以及结合中国实际来传播和发展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清华新月诗人群的定义,前后期新月诗人对中国现代新诗格律发展作出的贡献,朱湘、闻一多、陈梦家、林徽回诗的特点;探讨了为什么在那个时代清华出现那么多有影响的诗人。  相似文献   
8.
周建人在五四后期在恋爱、婚姻、离婚问题上更多地注重个体的自由、价值和觉醒。他认为,真诚的恋爱本是人生的花,是精神的高尚产品;理想的配偶选择应以个人本身性质上的各种美德为标准:以爱情的有无为婚姻离合的原则。婚恋的个人自由和独立有利于种族的完善、国家的进步,也是妇女解放和冲破家族制度的重要手段。因此,其婚恋观的一个重要诉求是男女平等,呈现出对妇女解放各个问题理性而具体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五四”的主题是政治挤压下的启蒙。“五四”整个发展过程中启蒙始终不能完全脱离政治。“五四”落潮,并不是“救亡压倒启蒙”,而是启蒙自身发展和实现现代民族国家必然的客观要求。“五四”启蒙运动是不彻底的,这有其发展的历史性和客观性。因此不能脱离政治孤立地看待启蒙。  相似文献   
10.
《金锁记》是张爱玲作品中唯一一篇充满斗争激越、呼应“五四”主题的文章。改写后的《怨女》则成为超越时代局限 ,走向人性深处 ,带有普泛性和恒定性主题的文章。在张爱玲的文学趣味向传统复归的背后 ,是作者对“五四”文学的反思 ,以及对中国文艺的表现方式、表现题材的寻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