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6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136篇
劳动科学   30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42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288篇
理论方法论   72篇
综合类   790篇
社会学   131篇
统计学   1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同时产生理论决定了现行法律法规将营业执照的颁发视为企业法人成立的标志 ,但现行司法实践的发展同时又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被吊销后至其注销登记前视为企业法人主体未消灭。这一矛盾最终导致理论与实践的重大混乱。这就要求在理论层面上重构企业法人主体产生的标志 :在观念上将企业法人的登记与营业执照的颁发分别作为企业法人主体权利能力的获得与行为能力的获得的证明  相似文献   
2.
随着理论界对诉讼证明的概念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将诉讼证明的原则从证据法的基本原则中分离出来,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对于整个刑事诉讼证明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证据裁判主义与证明模式、证明标准、证明责任等的发达与否存在很大关系.在当今时代,一国要完善诉讼证据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必须着眼于证据裁判主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涵义和特征为切入点进行分析,提出通过司法解释的方式对我国的行政诉讼证明标准进行革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运用分析的方法,给出并证明了分析数学中有关函数、级数和算子的一组结论。  相似文献   
6.
表见证明是证明评价中对经验规则的适用。它反映了推定的作用,但与事实推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表见证明不是证明标准,而属于证明评价的一部分;表见证明不同于完全证明和释明。表见证明的成立必须以反证不力为标准,法官可以依表见证明所确认的案件事实来做出判决。  相似文献   
7.
曾婷 《兰州学刊》2004,(1):130-132
作为“民事诉讼脊梁”的证明责任分配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具有不可移易的重要地位 ,有学者甚而将其称为民事诉讼的“世纪猜想”。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渐进 ,民事诉讼的证明责任分配无疑是司法改革的焦点所在。现行《民事诉讼法》对于证明责任的分配缺乏明确肯定之规定 ,致其陷于混乱的困境。立法滞后 ,证明责任分配权滥用 ,既有违立法初衷 ,又游离了法制轨道。有鉴于此 ,本文就证明责任分配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以求鉴于贤明。  相似文献   
8.
郑重声明     
最近一个时期,一些不法人员盗用中国社会导刊名义,打着中国社会导刊编辑记者旗号,在许多地方从事与自身身份不符的所谓采访活动,牟取私利,严重损害了我刊的声誉。为了严肃编辑采访纪律,维护中国社会导刊正当权益,我刊郑重声明:凡不能出示本刊合法有效证件或经本刊授权的书面证明而在各地进行采访活动的人员一律视为非法人员,  相似文献   
9.
交互式多媒体呈现系统一般由呈现内容和呈现控制流程两部分组成。通过引入通用转换网络,对交互式多媒体应用系统的内部呈现流程进行了形式化描述;讨论了该形式化描述下呈现流程的重用性;提出了将呈现流程与呈现内容相分离的系统实现策略;给出了呈现内容描述和可呈现对象相结合的呈现内容表示方法。该策略和方法可用于设计实现交互式多媒体呈现系统创作平台,利用该平台创作的呈现系统能够并发地呈现多种媒体形式的信息,系统及其组成部件具有良好的可重用性。  相似文献   
10.
解题时,抓住题目在形式或结构上的某些特征,恰当地构造出某个元素。将问题转化为研究该元索的某些特性,从而得到解题的目的。这种解题方法称为构造法。本文以证明不等式为例,介绍构造法在中学数学中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