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62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97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四川社科界》2005,(5):43-44
3月5日《人民政协报》刊登了一些学者围绕“哲学社会科学的特点和评估标准”发表的意见。现将部分内容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2.
工程本身包括非技术成分,技术中含有非科学因素,现代工程技术活动是一种内涵着人文精神的社会文化创新活动、一项社会化的经济活动.高等工程专业教育在加强学生的科学、技术等专业素质基础上,还要重视其管理、系统化集成能力、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培养,要加大人文社科含量,在一般科学学科、专业学科、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之间最合理地分配学时,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力促哲学、文学、史学等人文学科的跟进,以切实提升高等工程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一、历史教育是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 1.历史教育本质上就是人文教育 历史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始终以人文为中心,以追求历史对人的意义和价值为己任.  相似文献   
4.
稿约     
<正>《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是常州工学院主办的学术刊物,为双月刊。办刊宗旨为:活跃哲学与社会科学学术思想,增进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推动人文学科专业的教学改革,促进社会科学研究。主要栏目有:《常州文化》《四海论坛》《髙晓声研究》《文学》《艺术》《成语文化》《翻译研究》《语言文字》《法律社会》《教育纵横》等。欢迎院内外作者积极赐稿。  相似文献   
5.
稿约     
1本刊介绍《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于2000年12月创刊,致力于医学教育融入人文、医学人才提升人文素养,是我校人文学科发展的窗口和园地,以发表高质量医学人文类论文、构建全国性的学术交流平台为目标,服务于我国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近期公布的CNKI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15版)显示,《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计量评价指标又取得可喜成绩,数据和排名稳步提升: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0.570(去年0.550),增幅3.64%,在影响因子学科平均值下降,增幅为负(-2.35%)的情况下,实属不易;影响因子排名第41  相似文献   
6.
苗田 《学术界》2008,(1):134-139
本文所说的人文学科,包括了人文学科专业教育和其他学科专业的人文素质教育.就本质而言,目前一些大学里进行的人文学科及非人文学科的人文教育改革,并不仅仅是一个教学事件.大学是国民教育的高级阶段,它并不仅仅培养高级职业技术人员,更担负着塑造具有高度的人文关怀,高级理智和高尚美德的国家公民的重任.因此,人文学科教育的改革,实即反映出对公民文化素质、人文精神的关注程度.  相似文献   
7.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于2000年12月创刊,致力于医学教育融人人文、医学人才提升人文素养,是我校人文学科发展的窗口和园地,以发表高质量医学人文类论文、构建全国性的学术交流平台为目标,服务于我国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英美文学教学与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密切相关,解读与欣赏英美文学作品,不但能够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的夯实和人文素质的提高,而且还可以加强学生对英美文学及文化的认识与感受。英美文学是英语语言艺术与西方人文精神的整合体,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不可或缺的。英美文学在人文学科教育、文化教育、意识形态教育三方面影响了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三十年(1978—2007):一个引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发表了数以百万计的研究作品,涵盖了"学术与政治"、"中国与西方"、"古典与现代"、"人文与社会"、"继受与原创"等多个方面。各类学术作品由于引证频度的不同,呈现了不同的影响层次。不同影响层次的学术作品反映了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结构和总体变迁,集中体现为以下特点:政治作品影响地位突出,中西古典作品均影响微弱,现代人文学科作品影响力下降,现代社会科学作品的影响则在上升速度和范围广度方面都居于首位,其中尤其以继受西方现代社会科学作品最为显著,同时中国自身的社会科学研究也日益繁荣。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上述特点为未来的中国学术发展奠定了基础,提出了问题和使命。同时学术史定量研究显示出的理论潜力和应用价值,也要求中国学者做出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近20年来,不管是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都没有创造一套知识选择的自觉,越来越多的人文学者和社会科学家面临十字路口.事实上,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大多数的分歧,可以在历史这门学科中找到表述.追求并利用历史研究的方式,将有助于一系列的理论程序从多元架构中,将证据整理得更有条理,那么我们就能更有效地创造理解的新典范,并结合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力量,提供更佳的诠释和分析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