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3篇
社会学   2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一种可以计量“人本位”的指标体系,将其管理思想和经营理念分解到企业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中,将有助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创新和发展。这些计量指标有:工资收入指标;劳动时间指标;福利待遇指标;人事雇佣指标;信息资源共享指标;社会贡献与环境保护指标;消费者服务对策指标。  相似文献   
2.
张红均 《决策探索》2003,(11):32-33
实践创新需要理论创新,理论创新需要思维方式的创新.思维创新不仅需要科学的思维方法,即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更需要对实践,即世情、国情、党情发展的正确把握.思维方式也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也要与世界发展规律同步,与时代的发展潮流同进,与推动历史前进的人民群众同心.规律通过现代化潮流和特点表现,思维创新也要以现代化潮流的特点为支撑.现代化潮流在目前的主要特点是全球化、市场化、知本化、人本位等.  相似文献   
3.
跟对老大     
杨润泽 《可乐》2010,(7):42-42
牛根生把企业比成一辆公共汽车。在他看来,老大只是司机。车的核心目的,是把来来往往的乘客运到他们想去的地方。只有乘客安全抵达目的地,司机才有资格收取车费。如果司机误以为自己是中心,乘客是陪衬,那么,整个定位就大错特错。“金本位”成不了企业家,“权本位”也成不了企业家,“人本位”才有可能成为企业家。  相似文献   
4.
袁可嘉是四十年代诗歌运动中现代诗学体系的最早构建者。其“新诗现代化”的理论原则与“新诗戏剧化”的美学策略又可概括为诗本位、人本位这样两种现代性的文化命题。这既是对被战火一度阻隔的五四启蒙精神的承继 ,又是在新的文化语境下的一种新的阐释与发扬。袁可嘉诗学体系所表现出的对现代文化探求的先锋意义因为历史的超前性 ,必然伴随着对当时文化状况的痛苦省察与沉重反思  相似文献   
5.
女性在历史中的地位 ,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历史记录着男性的丰功伟绩 ,女性不过是“孩子的生产者” ,甚至被贬为“祸水”。但是与中国式的奴性相比 ,西方女性却多了一些独立性。因为 ,中国女性孜孜以求的是家庭中的“名本位”、“份本位” ,而西方女性的生活圈子要比中国女性宽泛得多 ,所以西方女性的争人格远不只是家庭内部 ,她们追求的多是与男子一致的“人本位”。而这种区别的根本所在 ,则源于文化 ,即性压抑与无压抑文化使然。  相似文献   
6.
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传统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挑战,科学发展观要求人本位的内涵进一步深化,外延进一步扩展,将环境的生态价值纳入视野.作为我国刑法体系的基石,社会危害性理论尚不能适应当前社会背景下有效惩治环境犯罪的实践要求.只有实现社会危害性理论由人本位向生态本位的延伸,并以此为指导完善环境刑事立法,才能有效惩治环境犯罪,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针对城市中汽车拥有量急剧增加对城市结构的影响问题进行剖析,得出我国城市结构遭到破坏是由车本位思想、公共交通的疲软及汽车税费的弊端等原因所致,并提出创建人性化城市道路需要从人本位思想、步行城市、公交优先等方面进行建设与管理.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城市交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重车轻人"的思想以及规划和管理中的人性化缺失现象,阐述了城市交通"人本位"理念的内涵和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交通发展中如何落实这一理念的相关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胡雪岩财富积累的研究,以及挖掘财富积累的背后胡雪岩本人所具有的素质、思想、理念,从而映射和探讨出所有成功商人所共有的特点。本文将提出核心论点“商道即人道”从为人处事为研究胡雪岩的切入点来透视为人处事背后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劳动力使用方式经历了产品利用、商品经营、资本经营三个阶段,资本主义试图通过劳动力资本经营制衡资本关系与劳动关系,修正资本关系与劳动关系分野所导致的人本位观念缺失.我国在工业文明和知识文明的双重构建过程中,公司人本位观念缺失之法律克服必须实行以人为本,以制度为先导,谋求制度与人的内在和谐.经济法制应当确立资本权和劳动力权,形成资本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制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