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9篇
社会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外在的政治苦难的压抑,张贤亮内在的心理人格发生分裂,由此导致了他的小说观念的矛盾性,创作动机的二重性,小说文本的双重性和梦幻特征。  相似文献   
2.
陈杜梨 《社区》2013,(5):29-29
大凡在媒体上发表文章的人.几乎都曾用过笔名。很多作家还不止一个,如茅盾就用过90个左右的笔名,而鲁迅用过的笔名多达128个。有人说,作家使用笔名有3个理由:第一,一个女作家想伪装成男性作者。第二.因为某种原因作者需要隐姓埋名。第三.知名的作家要写不同类型的小说。当然了,这3种情况都存在,但是也有其他例外。而有一种情况被讨论得最少.那就是笔名与人格分裂.  相似文献   
3.
正探索一个人真正的内心世界,应该更多地从其失意的时候去着手。得意是浮华,得意时人的精神世界大多是表层的,浮云式的,难以作为考察依据;失意是沉淀,失意时人的操守和性情多是深层的,石雕式的,具有厚重的质感,可作为观察依据。所以我们要分析李斯,且从其失意时开始。  相似文献   
4.
欧阳修俗词的真伪问题实质上牵扯到对欧阳修人格的评价。随着欧阳修俗词"伪作说"的被否定,如何评价欧阳修人格的问题又凸显出来。面对德业文章道貌俨然而情词创作缠绵沉挚的欧阳修,有些学者用"双重人格""多重人格""人格分裂"的概念评价其人格。这种评价客观上造成了对欧阳修人格的根本性否定:欧阳修要么是人格分裂的精神病患者(从心理学角度),要么是多重人格的"伪君子"(从伦理学角度)。其实,欧阳修不仅人格健全、高尚,而且达到了审美人格的境界,他那缠绵沉挚、锐感多情的小词正是他和谐、个性、自由、超越、创造的审美人格的显现,因此,我们认为,不宜用"人格分裂"等概念评价欧阳修。评价欧阳修词作及其人格,应取审美的向度。  相似文献   
5.
林黛玉是文学作品中典型的悲剧形象,很多人说黛玉的个性中有反封建的叛逆,我从《红楼梦》的字里行间读出的更多是黛玉的无奈,对封建礼教的屈从。一方面是要恪守封建的道德礼教规范,一方面是对爱情的渴望,她处在人格分裂的矛盾痛苦中,饱受精神的压抑折磨。这使她流泪泣血流尽了最后一点血泪,走完了短暂的悲剧人生。  相似文献   
6.
英国作家史蒂文森的代表作《化身博士》描写了一个人格分裂的博士的故事,背后隐藏的缘由可以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加以分析。通过这种分析,可以帮助现代人了解人格的构成和特性,帮助现代人培养完美的人格。  相似文献   
7.
《判决》是卡夫卡的创作进入成熟期的奠基之作。但论者一般是从卡夫卡惯常的艺术创作手法(如象征、隐喻)和其创作过程惯常的主体心理活动特征来谈论这个问题,而忽略了《判决》作为卡夫卡最为自我肯定的作品,它的创作指向也奠定卡夫卡小说创作的发展方向。许多批评家把《判决》与其后来写的著名长信《致父亲》相提并论,视之为卡夫卡审父情结的自白,实际上,小说中的人物更多则是表现为主人公格奥尔格·本德曼内心分裂的象征。  相似文献   
8.
人格的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自我完善过程,人格的实质就在于协调人与现实二之间的张力机制;在人格完善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好人与传统化、人与物、人与价值的关系并避免个性悲剧和人格分裂两个方面的问题,从而为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变态心理是主体身心缺失或受损后,精神的某一方面陷入极端的状况,由于心理失调而导致的幻觉妄想、人格分裂、思维离奇、情绪亢奋等精神病患者的一种临床特征。变态心理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虚实不分、真假不辨、混淆现实与想象或幻想的界限,把想象或幻想当成真实,把心理的东西当成物理的。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女作家艾丽斯·门罗的《逃离》中,卡拉的“逃离”是对男权话语下自身需要无法满足的环境的逃离,并企图重建能满足自身需要的环境。然而作为女性,要完成这一重建几乎是不可能的。卡拉最终体验到女权主义导致的人格分裂的悲剧境遇。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出走”的她而言,基本生理需求、安全和归属感都面临危机,自我实现需求就不再那么重要。最终“约拿情结”占领了她的身心,她拒绝了解救者的指引,再次回到丈夫的身边。家庭环境造就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患者,依靠别人来解救自己,自己都不会答应。在一切都显得无药可救的时刻,小说最后“出走”又“归来”的山羊充当了他们共同的神域,和他们发生了某种精神上联系,就像自然与灵性一样。使他们最终勘破人性造就的幻象,摆脱罪恶感、界分感和二元对立,直接体验自身内在的神性,体验到巨大的幸福、解脱、连贯和至真,长久以来的无谓争吵也烟消云散,彼此释然,找到了自我的本真,从根本上结束女性内心旷日持久的“逃离”,走向了更好的心灵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