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6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97篇
社会学   24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韵生动”是我国古代绘画批评领域内的最高美学标准。其本质内涵即是“传神”,自诞生之日起,其内涵便随着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而经历了几次重要的嬗变,可概括为三个阶段:(一)传人物之神(魏晋)、(二)传山水之神(两宋)、(三)传作者之神(元)。三个阶段的演变过程清晰地显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精神的演变趋势,也显示着中国绘画自身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人物画技法的精髓,线源自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哲学观念和审美特征,这也体现中国人物画的画家是运用线条把艺术追求和物象的感受相结合来统一表达的.线的艺术语言与西方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内涵迥然不同.本文首先分析了线条在中国人物画不同时期的特征变化,选出几个特征变化明显的时期进行重点分析;其次重点分析当代的线条运用的特征,从笔法、笔势和笔意三个角度分析线条的运用;最后分析了线条在中国人物画中的强大的作用,体现出线条运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艺术肌理在艺术实践中的运用,不但能丰富艺术的表现力,而且还能增加画面的生动性、趣味性。本文对画面肌理技法进行了简单介绍,并结合当代人物画肌理技法的艺术表现形式及发展,阐述了画面肌理技法的发展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张柳生     
《家庭科技》2014,(5):F0004-F0004
张柳生,1958年生,河南邓州人。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曾到广州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进修学习。擅长装饰人物画、工笔牡丹、写意山水等。作品多次人选国家级、省级美术作品展。主要代表作有《追求》《爱》《秋天的印象》等。作品《富贵满乾坤》入选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全国民政系统书域摄影展。  相似文献   
5.
任伯年先生,一直在我看来不管是在学识、画作还是人格方面都是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他是近代中国绘画史上能力非常全面的一位绘画大师,尤其是他的人物画对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具有转折意义。本文就是来浅略的谈谈任伯年先生的人物画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6.
水墨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题材之一,曾经辉煌一时,是社会和政治、文化的表征。20世纪由于社会和政治变革需要,中国画发生了重要变化,造型能力大大加强,人物画与社会关系更为紧密。当代水墨人物画因其对现实的关注和人文的关怀,用水墨艺术表现形式造就了新的 “人文画”。  相似文献   
7.
人物画见长的董辰生先生,是中国画坛的一员宿将,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辰生的人物速写便成为莘莘学子临摹的范本,其画名就已蜚声域内海外。改革开放后,辰生在少数民族人物、戏曲人物和佛画等不同艺术领域里同时冷热耕耘。大受读者垂青,行家激赏,使他成为国画界的妙手巨擎。半个世纪以来,辰生以宇宙万物为友,以天地为心,以造化为师,以真为骨,以美为神,以人间关爱为怀,把山泉般的美融进艺术画廊,  相似文献   
8.
9.
当代工笔人物画伴随着艺术的发展和艺术理念的更新,以多样的装饰性艺术语言冲击着人们对工笔人物画的传统印象.在色彩、造型等方面给人们带来审美愉悦,使当代工笔人物画独具浓厚装饰性.装饰性作为一种风格而存在于当代工笔人物画中,丰富着工笔人物的绘画语言.我们应当积极吸收和借鉴其他艺术有益的方面,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为当今工笔画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艺术的不断发展,在当代工笔人物画中,意象造型作为主要的表现手法,在不断的发展与出阿奴革新,为了能够实现对工笔人物画意象造型的创作,本文进行重点的分析.通过当代工笔人物画中意象造型的延续理解,然后通过传承与拓展,希望可以让其研究更加的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