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95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457篇
社会学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析介词with     
介词是英语中除冠词以外使用频率最大的词类,在每一段文章中都可以发现大量的介词。现代英语的名词只剩下普通格和所有格两种格(英语中某些代词有宾格),所以句中词与词的关系,主要不是靠词尾的形态变化来表示,而是靠介词来表示。这就是英语中介词十分活跃的重要原因。而在英语介词中,介词“With”是语法功能、词汇意义显得最强的词。它较强的搭配连接力,一方面使其意义界定模糊不清,让译者感到困惑不解,无从下笔;另一方面,又频频出现,其用法变化多端,含义微妙,使英语学习者不得不面临它的挑战。针对该词在英语中所表现的语法功能的多面性,语意的灵活性以及与其它介词的等值性,笔者在此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及相应的翻译技巧,以作为学习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也说“来”“去”的空灵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词“来”“去”有多种用法,一般人都只注意到它们表实在意义的一面,很少有人注意到它们有表空灵性的一面。大部分语法书避而不谈,或者语焉不详。该文由对朱著的一点疑问出发,从句子的主语和V2的宾语(句中第二个动词的宾语)之间的关系来考察,试图总结代表空灵性的“来”和“去”互换的条件,以便从中寻求某种规律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V+Rv带宾语的语义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关于动结式带宾语的研究往往只注意了能否带宾语及其制约因素,但对所带宾语的种类却极少涉及,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对机器翻译,尤其是同声传译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文章认为每个词在其所处的语言系统中占有特定位置,与系统中的某些词具有优先的或固定的组合搭配关系,即每个词都有其默认状态。以当代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为指导,文章对V Rv能带什么的宾语,它的识别、提取和匹配及推导进行了讨论,得出结论:V对所带宾语提供可能性,面Rv作出限制和选择,也就是说V Rv能带什么样的宾语是有理可据的,其识别和推导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4.
走出有限状态语法的圈子 ,以转换生成语法思想建立新的语法理论。汉语的可选转换式通过采用介词和句子词位易位的方式进行 ,可在深层结构上揭示汉语句子的语法本质 ,为汉语句子成分分析提供了赖以依据的客观标志 ,亦可通过此一转换发现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从而为主语和宾语句子成分的划定确立一个显著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在英语并列疑问句中,存在着ATB(Across the Board)移位现象。汉语作为Wh in situ的语言,不允许疑问词提升。但是通过对实际的语料分析发现,在汉语某些宾语前置的话题结构中,同样存在着ATB式移位。文章通过分析这些结构的句法特征和生成机制,证明了在汉语中同样存在着ATB移位现象,并通过对比不同语言中话题化结构的特点,进而证明了ATB移位具有跨语言的普遍特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离骚》中"乎"字的考察,常位于句末,多出现在对话中的语气词"乎"没有例证;助词"乎"可作为诗歌节奏的显性标志;介词"乎"作为《离骚》中"乎"字的主要用法,使用范围广、用法灵活丰富。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think"这一内隐动词为例,基于典型事件模型,对"S+think+宾语从句"结构的附加疑问中的疑问句部分进行了认知解读。最终实现了"S+内隐动词+宾语从句"结构的附加疑问的认知解读。  相似文献   
8.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补语虽然是一常见的语法现象,但却很难加以区分。本文鉴于已有的各语法家的观点,基于语法是语言解释者的理论及英语学习者的需要,把补语划分为名词补语(包括主语补语,宾语补语),形容词补语。  相似文献   
9.
空间介词是表示事物与事物或者事物与处所之间、动作与事物之间某种空间状态或空间关系一类的介词,这类介词既有着介词共有的性质,也有着自己不同的特点。它们在句法结构、语义结构、语用平面都有自己具体的作用或功能。在句法上,空间介词介引表示空间意义的名词性成分,可以自由出现在"空间介词+处所名词+(方位词)"这样的格式中。在语义上,空间介词是介引与空间意义有关的语义成分,是标明具体空间关系类型的标记。在语用上,空间介词除了具有标记、凸显焦点、管界等作用外,还凸显了说话人对于背景信息的选择和显化过程,反映了说话人的认知心理和语用倾向。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语言学中,隐喻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方式,但认知语言学家则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还是一种重要的认知世界的思维方式。它还被看作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即隐喻概念或概念隐喻。根据这一隐喻概念理论,分析一些空间介词所体现的隐喻概念及其存在的经验基础,可为英语介词隐喻义的教学提供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