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4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107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114篇
人才学   25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536篇
理论方法论   101篇
综合类   1230篇
社会学   177篇
统计学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边地影像”是边疆少数民族民众纪录自身的非虚构创作。在朗西埃“可感性的分配”美学理论视野下,边地影像体现了题材选择的一视同仁和人性的解放,以平等维度的引入开拓了其艺术与政治价值。透过“自我他者化”的艺术操作,它改变边地的可感性的分配秩序。“客位视角”到“主位视角”和“参与拍摄”到“独立创作”的过渡所释放的乡野表达,成为评测其诗学力量的关键质素。同时,围绕“差异性”展开的影像再现常常导向“微小差异的自恋”,并在言语的过度中营造了某种“圣化构想”,进而使其差异政治悖论性地生成了新的可感性不平等。  相似文献   
2.
日语被动句是日语语言中最重要的六大语态之一。其用法貌似简单易懂,实则纷繁复杂,受制条件颇多,要准确地理解、掌握、应用它谈何容易,故在学习运用过程中会时常发现其在遣词造句时依然错误频出。对此,以容易混淆出错的被动问题作为切入点展开较为详尽的探讨,以期对被动语法知识运用水平的提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4.
文章通过中文的动宾结构与相应的日语谓语形式进行比较,阐明中日动宾结构的异同,进而分析中日自他动词的差异,指出学习日语动词时易犯的毛病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5.
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郁达夫留学日本近十载,十年的留学生活使他对日本这个民族有了深刻的了解.本文试图中从其<沉沦>三部曲中窥视郁达夫笔下的日本是怎样在文本中发生了"变态"作一尝试.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指出孔子思想是源于历史传统和现实本真状态两个层面,但由于种种原因,更为重要的后者却被遗志和蔽了,进而使之具有“先验历史本质”的特征。同时由于孔子思想是一种应然和理想的价值理论加之被形式化、物化,从而与现实的具体生存相矛盾。如何对孔子及其所代表的儒学进行创造性转换,则需要我们还孔子以本来面目,深入到“事情本身”,以“过去”和“他者”为手段进行艰苦细致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权力腐败乃不绝于史的一大政治顽疾。人类长期与之争斗的经验性总结之一就是权力监督制约理念之确立和相应机制之设置。在近现代社会 ,人民主权是权力监约的法理基础。人民主权在实现过程中表现为自治权和他治权两大形态 ,其中 ,自治权对他治权的作用构成了权力监约机制的核心。在我国正在展开的政治改革中 ,权力监约机制应贯彻变单向集中型为网络分散型的创新取向 ,方能有效地遏制权力腐败  相似文献   
8.
给出了实数域及实四元数除环上方阵有平方根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多年的兽医工作中,搜集了许多治畜病的土验方。实践证明,这些土验方所用的药物在农村取之容易,且疗效显著。现将其部分方药介绍如下,供农牧民兄弟参考使用:(1)西瓜皮治口腔炎。马属动物和牛、羊、犬等家畜患口腔炎。可将西瓜皮炒焦研末,撒布发炎处,每天1~2次。(2)黄瓜白矾治咽炎。家畜患咽炎,可用熟黄  相似文献   
10.
从“他者”的角度,在比较禅宗和犹太教的基础上探讨《坛经》,揭示禅宗衰落的原因。“见性成佛”,撇开了佛祖这个“他者”的介入,导致操作上的“大而无当”和“无相戒”的盗用。“无善无恶”、“无人我”等思想,注重的是个人的解脱,不关注“他人”和由“他人”组成的社会,导致社会基础的削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