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7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刑罚观的改变,作为刑罚执行重要场域的监狱,其功能也在逐步转变,矫正成为现代监狱的核心功能。然而,矫正功能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内容,必须加以区分。体制化后的监狱并不能真正有效的发挥矫正功能。文章从美国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所反映的问题出发,分析了矫正功能的发挥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同时,对我国监狱改革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2.
"儒法合流"是贯穿自汉代以来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政治文化模式,其理论先驱虽然可以追溯到先秦,但进行系统阐发并对现实政治产生重大影响的则是董仲舒.董仲舒以儒生的身份出现,但他的儒学却包襄着阴阳五行的外衣,渗透着法家精神,所以就实质而言,董仲舒对儒学作了法家化改造,完成了学术对政治权力的依附.这一改造,主要包括对大一统条件下中央集权体制的推崇和对士的体制化的设计等.  相似文献   
3.
社区工作站作为承接政府社区公共服务职能的新型社会组织,似乎并未真正摒弃行政化积弊及普遍性怠政现象,凸显出事实与价值背离的发展悖境态势。在当前新工作情境下,社区工作站无论是窗口、街头还是社区,其实都呈现出无工作负荷的“空转”状态,并彰显惯习性运作的体制化印记,而体制化“空转”的致因逻辑又在于情境暗示效应下的规章制度软性约束、街道办“示范效应”及社区工作“应付法则”。对此,有必要由情境反思予以解悖,从“干净的石板(clean slate)”出发,在政策原点上破解社区工作站的运行困境,尝试社区工作站的机构撤并及职能删减,以摒除社区公共服务工作中本不该有的体制化“空转”状态,力促基层组织体制改革去行政化的不二取向。  相似文献   
4.
《东岳论丛》2017,(10):129-137
"十七年文艺"鲜明的国家、政党组织特性,形成了文艺话语的一体化特征。在毛泽东文艺思想指导下,文艺创作不断想象和建构新中国形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鼓与呼。文艺发展的组织化体现在文艺生产方式的体制化保障,文艺家的体制化,生产资料的国家控制和调配,由此实现了文化统制。作为新中国精神发展的主要形式,"十七年文艺"清晰地烙上了时代政治的印记,以诠释新政权的合法性,书写民族战争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意识形态教化的有效性,培养了一批文艺新人,塑造了系列新人形象,形成了具有时代价值的文学经典,巩固了党的文化领导权。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个整体,然而反观这种整体性文学史写作现状,我们发现它们虽有宏阔的理论构架,但因缺乏“打通”整合的内在逻辑机制而给人一种拼盘之感。这里存在着两个阻碍彼此贯通的纠结点:“五四文学”和“体制化文学”。前者高悬,有意无意地被神话化了;后者沉沦,备受压抑,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现当代文学整合进程的悬置或暂停。本文试从“整体性”的视阈对此进行清理和定位,以便使文学史书写在“现当代文学是一体”的思维理念下更加统一有序,也更加合历史合逻辑。  相似文献   
6.
张祥龙 《中国学术》2003,4(3):257-261
杜瑞乐的<儒家经验与哲学话语——对当代新儒家诸疑难的反思>一文(以下简称<儒思>)读来饶有兴味。这不仅是因为我多年来也关心类似的问题,比如中西哲理思想的关系、儒家乃至中国人文与哲理传统的现代失落,而且由于我在<儒思>中看到了某些很精彩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吴秀明  郭剑敏 《学术研究》2006,(12):115-119
在当前的文学史书写中,中国现当代文学仍处于一种合而不通的状态,这其中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打通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首先要充分认识现代性在百年中国文学语境中所呈现出的复杂性与阶段性的特点。在这一前提下,正确理解延安文学和体制化文学的现代性内涵及其特殊的文学史意义,是整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体制化农村发展模式:"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农”问题解决得妥当、及时与否 ,直接影响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和成效 ,所以 ,理论界都在为“三农”问题寻求妥善解决之策。其实 ,只有将农村、农民、农业融为一体 ,通盘考虑 ,全局把握体制化农村发展模式才是成功解决“三农”问题的最佳突破口 ,是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发展的原动力。探寻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时代特征 ,更为科学、富有实效的体制化最佳农村发展模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如今已成立合作框架 ,可以认为合作已迈入体制化阶段。合作取得长足进展 ,尤以国际环境适宜为首要原因。有关领域合作已有共识 ,应遵循共同受益原则 ,推进应循序渐进 ,务求见成效。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二、理论的检视;三、社区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