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0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学术界已有的民族运动会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归纳,发现相关研究成果已初具规模,主要从发展历程、社会影响、制度建设等角度对省级和国家级层面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展开了探讨和分析。但这方面的研究也还存在诸多不足,亟需弥补。对我国民族运动会研究进行回顾与展望,有利于把握相关领域的学术前沿动态,寻找未来研究创新突破点,这无论对促进中国民族体育学纵深研究,还是对推动我国民族运动会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心理挫折普遍存在于学生的体育教学之中,分析和探讨学生体育学习中的心理挫折的原因、后果及解决办法是十分有必要的,它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更为快速高效地提高运动成绩且减少运动损伤。对于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心理挫折的积极反应,我们要不断地鼓励,对于消极反应要想办法予以预防和解决。  相似文献   
3.
目前,体育学论文标题的英译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中英文标题不一致、语法错误频出、术语译名不统一、文化名词 传递失效。从双语维度、语法维度、术语维度和文化维度的多维视角对这些现象进行了例证分析,并提出“恪守忠实原则,中英 对照校审” “遵循语法规则,熟悉固定搭配” “考证专业术语,推敲学术译名” “再现文化意象,彰显中国元素”四项准则,以期提高 体育学论文标题的英译质量。  相似文献   
4.
在"学校体育学"教学中借鉴合作学习模式,开展教研组教学形式,设定某一学校为背景,将学生分为若干教研组,以教研活动的方式学习学校体育学理论,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进行组间竞争,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学校体育学"有关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并学会学习,学会教研,取得较好的效果,符合学校体育教学改...  相似文献   
5.
立德树人是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高校篮球运动课程同样蕴含着深刻的育人要素和思政元素:篮球运动的哲学规律、技术阶段的变化特征以及竞技水平的提高规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高度契合;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成就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篮球技术中丰富的引申含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匹配;篮球技术背后的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可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精神,引领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篮球运动课程可以凝练出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科学探究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育人要素和思政元素,教师采用不同的融合方式和教学方法在篮球教学中进行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将充分发挥高校篮球运动课程的育人功效。  相似文献   
6.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体育学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等方法,从体育学立项的数量、研究人员的单位分布、地域分布、核心研究者和研究内容等方面,对我国1997-2008年间365项国家社科基金体育学项目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体育学项目立项的现状与特征.  相似文献   
7.
本期介绍的是系列专业规划中的第二十八个一级学科——体育学类(专业代码0402)。体育学是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体育科学体系的结构、层次及其演变,应设置的学科,各学科之间以及与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综合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福建师范大学体育学基地班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福建师范大学体育学基地班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课程设置的特色;学生导师制的欠缺;基地班学员的"滚动淘汰制"选取方式;重视科研水平的培养等方面。同时,提出相对应的措施方案,旨在明确未来基地班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传统体育教学诸多弊端和多媒体课件教学优势的分析,发现多媒体课件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与现有的体育教学形成了良好的互补,提高了体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