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7篇
社会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希区柯克的影片中,《历劫佳人》是较少被探讨的一部.运用拉康—齐泽克的精神分析理论,从主体间性角度探讨女主人公的女性身份问题.她在与自身镜中映像的想象性关系中,在与仆人以及男性的符号网络中构建了有效的主体身份,在他者的注视下凝定了自我的位置.同时,她在“缺场”的状态中成为他者要求的客体,从而进入“要求之辩证”,作为男性间的媒介确立着他们欲望的坐标系.  相似文献   
2.
曹燕 《社区》2011,(8):23-23
“从来佳茗似佳人”,苏轼这诗把茶拟人化了,事实上很多茶一听名字是会让人产生联想的。茶,秉天地之灵秀,沐日月之精华,自然是蕴集了天地人间万种风情的。  相似文献   
3.
4.
杜诗《佳人》意蕴丰厚,境界超拔。其题旨表现出多方面的意向:首先塑造了一位个性独特的"佳人"形象,其次反映了"安史之乱"危害的深广,还寄托了诗人渴望安宁、高蹈远引的理想情怀。"佳人"成为一种象征理想人格的典型意象,对后世文学尤其是宋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永恒女性”与“性灵佳人”这两个中西方最经典的女性审美范式的发生发展史进行了梳理,并在比较中探讨了这两个范式产生和发展的文化根源。在西方更替式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永恒女性”是暂处于边缘地位的诗性话语寄寓其价值理想的载体;而在儒道互补的中国传统文化结构中,“性灵佳人”则是源于道家的诗性文化精神的“存意之象”。因此,虽然比起主流的“妇德楷模”来,审美型女性获得了更多的展现个性与挥洒才情的空间,但她们本质上仍是被审视、被塑造者,仍是男性中心主义文化规范下的一批“诗性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6.
论《花间集》对宋词女性意识的奠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倚声填词之祖”的《花间集》,无疑对后世词创作与词学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它奠定了词“以艳丽为本色”的性质,以佳人美貌及男女艳情为主要叙写对象,以是否能合乐(尤其是女乐)而歌判断词体性之正变,甚至《花间集》中美女与艳情的描叙也开启了后世词学为尊词体而勉力攀附香草美人之《风》、《骚》之旨。换言之,《花间集》奠定了宋词的女性化特质,使得以后近千载的词创作几乎没有完全脱离过言“闺情”的“本色”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女性意识的刻画和反映。  相似文献   
7.
《金瓶梅》保留了《水浒传》中潘金莲淫妇、恶妇的一面,同时由于劝诫世人的目的,将潘金莲淫妇、恶妇色彩大大加强了。但是作者改写潘金莲时态度又是复杂的,不惟对她给予了一定的理解,甚至在某些地方还把她美化成颇能赏心悦目的"佳人",从而在某些地方造成潘金莲身上"佳人"和"恶妇"的对立,多情和淫荡的分裂。  相似文献   
8.
明末清初戏曲作品中的佳人形象呈现出了明显的共性特征,均是集色、才、情、德干一身的美好女性.在这样完美的佳人身上既寄托着中国文人的婚姻理想.也包含着文人潜在的攀附心理.在明末清初剧作家的潜意识里,佳人存在的意义正在于为男性服务,因此,佳人越是被塑造得完美.就愈加巩固了男性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9.
通过比较关汉卿杂剧《闺怨佳人拜月亭》和南戏《拜月亭》世德堂本、《风月锦囊》本等"拜月"之前的内容,发现《拜月亭》的故事背景与金元交战、金主迁都的史实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不仅年代、地理高度相符,而且保留了金之风俗,因此,《拜月亭》本事应非后人改编的宋金交战而是金元交战,《拜月亭》故事当是由此演化而来。  相似文献   
10.
唐宋诗词中有许多作品以秋千为意象,我们称之为秋千词。唐宋秋千词的戏剧化因素十分突出。主要体现为:以秋千佳人为主角,写其悲喜心理和形态之美;以秋千院落为故事发生地点,具备戏剧场景特性;作品中有一定的故事冲突,体现出戏剧情节的效果。这些特色备受后世文学批评家关注,并为剧作家的创作提供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