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魂》2014,(2)
正这是一群值得尊敬的人。大而言之,他们为中国文化长廊增光添彩,不负肩上的使命:小而言之,他们在各自的天地,有一份光发一份热。他们生命的钟摆,都不约而同停止于2013年,让这个年份变得更加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2.
易明 《北京纪事》2011,(2):77-77
张开济老先生的一句口头禅"没文化",意指那年头北京城的大拆大卸。他年轻时进京,火车开到东便门,见了城墙就特震撼。可惜后来没了,眼看的只有老照片,只能读读侯仁之先生的文章,或自己忆忆旧。  相似文献   
3.
金汕 《北京纪事》2014,(3):35-38
侯仁之先生在2013年10月22日走了,一个度过了一个世纪漫长岁月的老人。他生于清王朝倒台后一个月,经历了民国,与新中国一起走过60多年,终于告别操劳而又硕果累累的一生。  相似文献   
4.
2004年6月28日至7月7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8届大会在中国苏州召开。在这次大会上,中国的沈阳故宫、盛京三陵和高句丽古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从而使中国拥有的世界遗产达30处。世界遗产的殊荣不仅意味着国际认可,而且会对当地旅游业乃至经济的发展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那么,中国申报世界遗产的发起人是谁?他又有着怎样的人生呢?  相似文献   
5.
日本宪兵队的“囚犯” 1941年冬,日本宪兵队的一间牢房里,两位青年因参与抗日活动而受拘捕。如果被宪兵发现彼此交谈就会遭到殴打,所以白天他们只能裹住毯子,各自蹲踞一隅,默默无言。然而,当夜幕降临,他们便躺在地板上装作睡熟的样子,用手巾盖住脸,开始交头接耳,畅谈未来、前途、理想和希望。 其中一人告诉对方:“离开这里我要写一本黄河的故事,为这个自强不息的伟大生命著书立传!” 这个青年名叫侯仁之,后来在获得燕京大学历史系硕士学位后留校任讲师,成为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学者。另一名是燕大话剧团成员,后来成为著名…  相似文献   
6.
李尔燕 《老人天地》2013,(12):18-20
10月22日下午2时许,中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在北京友谊医院因病去世,享年102岁。  相似文献   
7.
论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的“环境变迁”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仁之是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重要开创者之一,他率先打破了传统沿革地理学的束缚,他在城市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中独树一帜,他开辟了“沙漠历史地理”研究的新方向,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侯仁之一贯重视野外实地考察,强调历史地理学与考古学、历史学、生态学、地貌学、孢粉学、遥感科学的综合交叉,他的研究工作跨越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领域,而“环境变迁”思想始终贯穿于他的历史地理学理论与实践活动中,从而构成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领域了一个极富特色、极具发展潜力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历史地理学学科肇始于20世纪初期,在抗日战争民族救亡之际孕育成熟;至新中国成立后,侯仁之先生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和谐论"的主要内涵,创建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科理论——人地关系论。历代先贤著述的史籍资料,为近现代学人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变迁提供了优越条件;同时,他们秉承的学以致用的家国情怀,又给历史地理学者拯救民族危亡、助力民族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在当今历史地理学界,对两千多年漫长历史时期形成的舆地学优良学术传统中的经世致用治学理念、考据式治学方式、征实性治学精神之传承创新已蔚然成风。这显然已成为我国历史地理学最为宝贵的民族特色;而且藉此民族特色,中国历史地理学正可走向世界,在保卫人类的地球村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的历史性任务中,更好地发挥它的有用于世的学术及实践功能,并推动这门新兴学科获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宋惕冰 《中华魂》2013,(18):28-31
上世纪80年代,北京市文物古迹保护委员会建立后,主任委员侯仁之先生时常提到瑞典作家奥斯伍尔德·喜仁龙,他对于北京的城墙和城门有深入研究。侯老说,在北平解放前夕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伦敦花重金购到了喜仁龙的专著《北京的城墙和城门》,通篇加以浏览,才开始意识到这组古建筑的艺术价值,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对于考察北京城墙与城门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这在中国自己的专家中恐怕也是很少见的。  相似文献   
10.
侯仁之是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奠基者之一,是北京历史地理研究的集大成者,同时也对北京乃至我国的新编地方志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研究北京历史地理过程中对北京旧志等史料了解全面深刻,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新式方志的编纂工作时,他结合旧志的长处和不足提出了新志应当有新的内容,即新修方志中要增加对地理变化的记载。这对北京新修方志的编纂工作是重要的理论创新。同时,侯仁之还亲自主持编写了一些方志。他关于北京历史尤其是历史地理方面的观点也为《北京志》各分志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