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120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37篇
人才学   22篇
丛书文集   759篇
理论方法论   127篇
综合类   1123篇
社会学   147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国粹主义"词语的使用,虽然是从日本明治维新开始流行,但其思潮的萌芽要追溯到江户时代的本居宣长和他的师长贺茂真渊,甚至更早。贺茂真渊以及他的弟子,特别推崇日本的固有精神,初步确立了日本民族国权主义的理论基础,日本"国粹主义"思潮开始萌芽。江户时代以后日本进入明治时代,日本实施了"脱亚入欧"政策,全面实行西化,在明治维新前期就掀起了一场文明开化运动,于是,反对盲目欧化的"国粹派"出现,明治二十年代以后,"国粹主义"抵抗当时日本的全盘西化,抵御西方价值观、人生观的侵蚀,保持日本应有"国粹"的"国粹主义"思想的哲学思潮,逐渐成为当时日本的主流哲学思潮之一,到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日本的"国粹主义"成为其自身演化的关节点,而当今社会,"国粹主义"又演化成为日本右翼复活军国主义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小说,成就尤显卓著.它作为综合体现美利坚民族文化意识的最重要文学样式,充分显示了美国文学的现代性、多样性和独创性,并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背景下的各种冲突和矛盾,刻印着社会心理嬗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4.
东汉末年社会上产生了一股强大的“求真”思潮,在理想与现实、真理与谬误、虚妄与真实等多方面的矛盾与对立中寻找出路,构成了东汉思想的主要趋向。“求真”思潮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同时其表现形式也是多方面的,其产生的后果也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儒家思想自身的修正与道家思想的兴起。  相似文献   
5.
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现代化社会需要而产生的终身教育,是面向21世纪教育发展的主题之一。终身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体现了教育终身化和学习的生活化、社会化。终身教育是一种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整合性的教育,是一种体现个性和培养完人的教育,也是参与当代社会发展挑战的世界性和时代性的教育需求。建立学习化社会是终身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最高目标,“学会生存”是终身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则是实现终身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终身教育思想已经成为当代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思潮,成为21世纪的教育发展战略。通过比较美国、英国、日本、印度、巴西成人教育及终身教育实施与发展的特点,得出我国终身教育体制构建应注重法制化建设,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和基础教育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三次国学浪潮的掀起 20世纪以来,中国先后兴起了三次国学浪潮。 第一次可称为国粹主义浪潮,发生在辛亥革命以前的晚清时期,借引日本“国学”话语,以反满革命为目的,以复兴古学为旗帜,以“国粹”凝聚“国魂”,激励“种姓”,提升“国德”,增进“爱国的热肠”,具有鲜明的民族主义色彩,《国粹学报》(1905~1911年)为其主要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8.
张光芒近年的启蒙研究非常引人注目。本文通过分析其启蒙研究的方法———剥离、整合,试图抓住其核心:回到中国启蒙主义本身。他的剥离是与二元对立的研究方法的剥离、与研究对象的历史混杂的剥离;他的整合是从纷繁的现象中凸显中国启蒙主义的总体性逻辑趋向的整合。因此他的启蒙研究既带有理性建构的旨趣,又带有拨乱反正的意味。  相似文献   
9.
陈岸涛 《兰州学刊》2008,(12):162-164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种文化加速撞击、交融,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西方文化思潮的渗透入手,审视当代西方文化思潮对我国大众文化的影响,使大众在横向的文化开拓与纵向的文明承传中,分辨是非,把握方向,已成为建设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