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6篇
社会学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忆儿时,总有海潮般的感情,奔腾咆哮着向我扑来。那一段时光,对我后来走上文学道路,甚至整个一生,都有特殊的意义。早想写一篇儿时纪事了。然而,接到北京大学《中外名人的少儿时代》邀稿信,却如汹涌波涛拥塞在峡  相似文献   
2.
王昭煜 《老友》2012,(2):24-24
1968年11月.我当时所在单位被宣布撤销。我的母亲那时是县机关保育院的教师。因为他哥哥的社会关系问题在接受审查.于是我“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下放”对象。在一个阴雨霏霏的下午,我找来一辆拖拉机.栽着我的母亲、妻子和仅3个月大的小女儿.携带着坛坛罐罐回到距离县城60华里的“老家”——吉水县尚贤公社桥头生产大队。  相似文献   
3.
烽火摇篮     
陈健 《山西老年》2013,(2):24-24
1942年夏,我随母亲来到陕甘宁边区战时儿童保育院小学部上学。保小校址在延安东北面35公里的安塞县白家坪村。美国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曾提到过这个地方。保小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有烈士遗孤,有中央领导和将军的孩子,有县团干部的子弟,有小红军、小八路。年龄小的六七岁,大的十几岁。汉、满、蒙、回、朝鲜族都有。全校约四五百人。  相似文献   
4.
"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儿快点儿抓住他,快点儿快点儿抓住他……"这是一首传唱了几代人的儿歌,它陪伴我们度过了一个个美好而快乐的童年……在北京东城区灯市口社区的一栋老式住宅楼里有一位老人,她是原延安保育院幼儿教师、现已93岁高龄的全国妇联离休干部鲍侃;她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天真烂漫的孩子们,也正为此,她写就了这首经久不衰的儿歌——《丢手绢》。老人家如今已是儿孙满堂,尽享天伦之乐。虽然双目失明多年,但她的世界依然绚丽多彩!  相似文献   
5.
周桂珍 《老友》2009,(7):64-64
蓝天,白云,春日和煦的阳光。乡间的公路上,一辆奔驰的公共汽车里飘出阵阵歌声。吉安市吉州区保育院全体退休老人组成的踏青队将歌声带到了乡间田野。我们来到了梅塘乡的庐水人家休闲小农庄,然后  相似文献   
6.
陕甘宁边区第一保育院“保教合一”的教育实践对其他根据地,及近现代中国学前教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保育院通过开展思想教育、机制改革、保教队伍建设、因地制宜的课程实践等措施促进保教结合。新时期,要正确认识边区“保教合一”教育实践的时代意义,全面把握落实“保教合一”教育实施的系统性,全面加强保教队伍的思想建设,进一步推进岗位合理分工,逐步取消保育员岗位。  相似文献   
7.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数以万计的难童无家可归,为了收容难童,香港利用其特殊环境,成立了香港儿童保育院,救助了许多难童.对香港儿童保育院的组织,经费来源,以及其教养和保育活动进行简要的论述,以便进一步深化抗战时期的难童研究.  相似文献   
8.
臧爱绒 《理论界》2009,(4):146-147
陕甘宁边区第一保育院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了特定的目的而兴办的保育战时儿童的民间组织。文章就陕甘宁边区第一保育院的由来、教育理念、经费情况;边区政府采取的保育措施;以及产生的作用做一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陕甘宁边区第一保育院是所在战时儿童保育总会的倡导之下、由陕甘宁边区保育分会成立的儿童保育院。陕甘宁边区第一保育院自成立后,不仅解决了抗日战争流浪儿童无家可归、烈士遗孤无人抚养等问题,探索出了与抗战形势和战时流浪儿童特点相适应的以爱国主义教育、"保、教合一"的大爱教育、生产劳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儿童教育。  相似文献   
10.
刘大伟 《中华魂》2010,(5):55-56
上世纪80年代,著名导演谢晋同志推出了一部特别好的电影作品——《啊!摇篮》。它描写的是1947年胡宗南匪帮窜犯延安时,党中央毛主席作出了暂时撤离延安,保卫陕甘宁边区决定的大背景下,延安保育院的孩子们在中央的关怀下,在叔叔阿姨们的亲自护送下,离开延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