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复是信天游和小调这两种陕北民歌体裁都极为常用的表现手法,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两种体裁的边界更加模糊。重复根据单位的不同可以区分为复辞和反复,前者以字、词为重复单位,后者以章句为重复单位。而信天游词文本中对前者的倾向和对后者的缺失,则呈现出其非叙事性这一不同于小调的体裁特征。  相似文献   
2.
山曲、爬山调和信天游的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民歌的命名、歌词的形式、曲调的特征,以及方言的运用、人口的交流等方面,试图证明流传于我国冀、蒙、晋、陕、甘、宁、青、新八省区局部地区的两句头山歌——“山曲”,也就是“爬山调”和“信天游”。它流布广阔,传唱久远,影响浓重,歌词与西北方言区内的晋方言有关,传布与我国历代人口长期反复地大规模流动有关。  相似文献   
3.
"信天游"作为一种长期根植于陕北社会历史土壤的艺术形式,内含着丰富深沉的社会历史内容,集中反映着民众的心理、情感和情绪,折射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意识表达和文化想象。  相似文献   
4.
既往对兴的理解大致可分为内容关联说、声韵限制说和音义关联说,但在实际文本中,却存在一种既无关内容,亦无关声韵的兴体。现有兴体多样化成因论多停留在事实的层面,着眼于历史语境等外在性因素,而缺乏对兴体自身的考察。因此,借鉴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从自由的维度出发,我们发现作为表现手法的"兴"亦是人自由创造的产物,即是一种基于自由意志的音、义任意关联,它不是一种实体的指涉,而是一种关系的表述,这种关系,存在于兴句与其所对应的正句之间。  相似文献   
5.
吴歌 《金色年华》2005,(3):44-46
或许你听过这一首陕北的信天游——陕北的山来榆林的水.米脂的婆姨实在美;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  相似文献   
6.
陕北信天游源流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体式上看,信天游是人类最原始的一种歌谣,但从历史话语痕迹看,信天游兴起的具体时代,应在元末明初。作为人类渲泄生命自由性情的最好方式,信天游从它兴起之日起,就成了陕北人生活的必要组成。陕北人创造了信天游信天游也培育着陕北人。  相似文献   
7.
信天游是陕北民歌中的山歌体。它曲调多姿多彩,内容丰富多样,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本文引用信天游的艺术特点、信天游的形成条件等进行分析,来研究信天游特殊的音乐风格,领悟其中独特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8.
信天游“兴”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天游“兴”具有两大特征:一是上句只借物以起兴,与下句歌意了不相关,但可从韵脚、语势上引起下文,这称为“起兴”,是信天游“兴”的初级形态,带有原始性;二是上句未全为比而借物取兴,与正义相关,这称为“比兴”,可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激起人们广泛的想象,标志着信天游“兴”的成熟,是信天游“兴”的富于艺术性的高级形态。信天游“兴”的发展,不是高级形态取代初级形态,而是同时并存,足见信天游“兴”的历史悠久,根深蒂固。近半个世纪来,陕北民歌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信天游“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却处于低谷,这警示我们,莫让信天游“兴”成为一种文化遗产束之高阁,而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9.
《中国统计》2021,(1):16-17
郭如林,陕西延川县民间剪纸艺术家陕西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郭如林是植根于黄土高原的剪纸大师,他的剪纸作品《信天游的大地》《兰花花》曾荣获国际剪纸艺术展金奖,作品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朴实的农民感情。2016年他为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专门创作了《农业普查福到农家》主视觉剪纸作品。  相似文献   
10.
中国泥     
是圆明园的那一堆堆废墟断垣,还是山海关的那一片片遗垣残阶?是杨柳岸、乌篷船边的绵绵平沙,还是青纱帐、红高粱下的黝黝黑土?是小桥流水人家旁的汀南砖窑,还是漫天飘扬着信天游的黄土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