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9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宵佳节来临之际,潞城市200余名离退休干部以街头文艺宣传、老年书画精品展、上党戏曲票友大赛、器乐比赛等多种形式宣传全市转型跨越发展的大好形势和可喜变化,以退而不休、永葆先进的精神风貌,为新的一年鼓劲加油。  相似文献   
2.
在宋代的元宵词中,词人大部分都采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或是用元宵节喧闹的场景衬托主人公孤独的境遇,或是用以往节日的美好回忆对比今日凄冷悲凉的处境。这种艺术手法的使用,无非是为了抒发元宵之夜词人们无比复杂的感情,这些情感和美好的节日结合在一起,更能表现词人丰富的生命体验和深沉的人生思考。  相似文献   
3.
对夜晚时间的管理,也是对社会秩序的管理.古代民众"日入而患"的时间安排既是传统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反映,也是古代官方对民间社会控制的产物.官方和士绅通过传统的礼法,包括各种律令制度,以及地方官员的惩戒和劝谕,形成民众对这种夜晚时间安排的认同.而元夜不宵禁,正是对这种刻板生活的一种补充,通过表面上的"脱序"与"越轨",来释放平常积郁于底层的民间活力.  相似文献   
4.
《中文信息》2007,(12):131-134
薄荷片推荐:板凳龙在浙江省许多地方都有,浦江板凳龙较具代表性。西汉武帝年闻就已兴起,浦江板凳龙,又称为长灯、由龙头、龙身和龙尾三部分组成一条龙从头到尾,由几十节、几百节甚至上千节板凳串联而成,阵形变化丰富,集书法、绘画、剪纸、刻花、雕塑艺术和扎制编糊工艺为一体,游动时又融体育、杂技、舞蹈为一炉,保留了我国尤其是浙中和江南沿海一带以民众信仰龙为特点的传统民间文化。  相似文献   
5.
<正>22年,沧海桑田历史变迁;22岁,厚积薄发步履矫健。元宵气息犹在,春意伴着本刊22岁生日一路徐徐走来。和以往不一样,我们告别了喧闹的庆典,将心缩于方寸,用照片记录下这属于你,属于我,属于我们共同的辉煌经历。  相似文献   
6.
彭恒礼先生结合各地田野调查材料及实物图像,认为今之元宵社火中的"鞑子舞",就是宋代的"鞑靼舞",二者之间存在承继关系。其文章列举了"鞑子舞"在东北、华北、中原、西南等地元宵社火中的存在,但唯独漏掉了西北。实际上,地处汉藏民族交错地带的甘肃临夏和政牙塘地区仍存有"鞑子舞"的原生形态——"玩老鞑子"。"鞑子舞"除用于节日文化娱乐外,还有祭祀祈禳功能及其他衍生功能,同时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鞑子舞"尚保留有集体文化记忆、仪式叙事起源,并非仅仅是宋代历史文献中所记载的"鞑靼舞"的遗留,其流变也尚有其他形态和脉络。同时,这一案例也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作为共同体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7.
六六 《现代妇女》2010,(10):25-25
我向来反对过情人节,那是商家骗钱的伎俩,我若被套牢,此生不晓得要被人家赚去多少冤枉钱。若按日历计算,过了元旦是新年,过了新年是元宵,过了元宵是情人节,等下又是清明,“五一”,母亲节,父亲节……一溜排到头儿又到圣诞.我整年哪天不给人伸头宰啊?  相似文献   
8.
节日民俗方面的内容是元代散曲作家描写的重要方面,这其中提到比较多的便是元宵节,寒食、清明节.元宵节,代表着阖家团圆;寒食、清明节是祭祀先人,缅怀祖先,汲取前人人格力量的重要节日,随着踏青、荡秋千、踢蹴鞠等活力运动的出现,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生命力的向往,也成为散曲家们笔下体现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学平 《山西老年》2009,(4):42-43
当糯米元宵的清香悄然淡去的时候,乡村的春天就俏皮地探出了头,她站在榆树梢头,立在槐树枝上,被蜜蜂、蝴蝶簇拥着款款走来。早春的阳光温暖地照着大地,老家的榆树上又吐出了新绿,  相似文献   
10.
今年的元宵晚会不同以往,因为主题是亿万国人最关注的新冠病毒疫情。整台晚会有《相信》、《你的样子》和《中国阻击战》三次诗朗诵及情景报告,致敬每一位在前线奋斗的医护人员和每一位在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十分感人。几位主持人每人讲述一个抗击疫情过程中一个个微小的感动细节:84岁高龄的钟南山登上前往武汉的高铁,挂帅出征;日照市东港区一名月收入只有600多元的环卫工大爷走进派出所,扔下一万两千元捐款和"急转武汉"字条后,转身就走……这样的人物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的样子感动了无数人,他们的样子透着坚韧不拔的决心和抗"疫"必胜的意志,观者无不为之落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