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劫后重逢1914年春天,徐致靖和康有为劫后余生,终于在杭州重逢,此时离戊戌年已近16个年头。两人目光一对,康即自称小侄,抢先几步,跪倒在地。徐也跪下,两人抱头痛哭。康说杭州当道朱瑞是袁  相似文献   
2.
鬼今 《领导文萃》2013,(11):109-111
清代皇帝常在北京城外的颐和园视朝,许多官员为了准时到达,必须半夜起床。清朝皇帝相当忠实地遵守早朝的时间,说明这是个严谨恪守规矩的王朝。最近我读到曾在詹事府做事的官员恽毓鼎的日记,其中的一些记载也验证了这个判断。只是日记里对上朝时间之早的描述更加让人不可思议,如1896年2月  相似文献   
3.
大海 《山西老年》2008,(12):35-35
我国最早的商业法始于清朝末年。当时,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过后,外国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和商埠不断增加,他们要求清政府颁布有利于他们经商的法令,同时,国内各种机构也纷纷出现,亦要求法律给予保护。朝廷也认为:通商能振兴实业,强国富民。鉴于此,光绪帝于1903年3月25日下令,组织人力,参考各国商法,设立商部,颁布商法。同年12月,商  相似文献   
4.
《马关条约》草签后,面对日本贪婪的割地赔款要求,中国朝野震动,一片反对声浪,纷纷要求拒签再战。迫于情势,清政府随即在津沽沿海部署重兵欲做抵抗。然而,四月上旬一场突发的海啸,不仅摧毁了清军的防御阵地,也使怯懦的清政府试图最后侥幸一搏的希望归于破灭,光绪帝只得批准《马关条约》。  相似文献   
5.
傅国涌 《领导文萃》2009,(3):107-110
1898年,光绪帝还不到而立之年,平心而论,他确是一位有抱负的青年君主,但他手中没有足够的权力,至少没有改写历史,扭转文明航向的实权。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必败无疑,如果参与维新变法的大臣志士运筹好了,稳健地推动渐进的变革,逐渐化劣势为优势,虽说成事在天,毕竟谋事在人。从当时的情况看,论天时,危机感笼罩之下,  相似文献   
6.
康有为是戊戌期间维新派的领袖,百日维新期间,他又取得了光绪帝的政治顾问的地位。这种独特的政治身份无疑使康有为的人才思想深深地影响到光绪帝的政策。康有为的人才思想内涵极为丰富:(一)在选人用人政策方面,主要表现为重品德、重通才、朴实可用,强调不分亲疏、知人善用等;(二)在人才待遇方面,表现为尊重人才、珍惜人才、破格擢用等;(三)在培养人才方面,强调教育的近代化、政治的民主化。康有为这些人才思想是光绪帝百日维新的行动纲领,起到了明显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光绪帝爱吃鸡蛋,每天必吃4个。内务府的太监们给他报账,银子34两。34两银子什么概念?按当时鸡蛋市价买两三万个没问题,以今天的物价换算,值数千元。光绪信了,怎么信的?他向老师翁同龢炫耀:现在蛋价这么高,老师你吃得起吗?翁  相似文献   
8.
9.
拉马五世改革和光绪帝变法都是在民族危亡的严重情况下,旨在经过改革,摆脱被侵略,走向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政治运动.都是由封建帝王领导,自上而下地对社会体制和社会制度进行改革.由于改革的经济、文化背景的差异,改革领导集团力量及改革政策策略和方针的根本不同,致使改革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王亚芳 《学术交流》2008,(2):172-175
百日维新在维新派和帝党的共同努力下开展得颇有声有势,然而最终却遭到了失败.究其失败原因:第一,百日维新时期,光绪名义上"亲政",实际上却"上制于西后,下壅于大臣,不能有其权,不能行其志".除有限的事权外,在变法决策上仍严重受制于慈禧.帝党权力的不足是变法难以推行的一个主要原因.第二,光绪帝鉴于"外难日迫,国势临危"的现状而"锐欲革新庶政致富强",但在旧势力盈朝的情况下,光绪却缺乏应有的稳妥方案及相应的策略,因此在许多地方造成的失误是重大的.光绪帝的激进态度迅速加剧了新旧势力的矛盾.第三,虽然一些新政措施得以暂时公布,但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维新派与守旧派斗争的日趋激烈,帝党与后党矛盾激化.帝党与维新派等人共同铤而走险,导致政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