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52篇
  免费   234篇
  国内免费   60篇
管理学   4299篇
劳动科学   454篇
民族学   129篇
人才学   808篇
人口学   35篇
丛书文集   2207篇
理论方法论   609篇
综合类   5124篇
社会学   1759篇
统计学   52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292篇
  2014年   1075篇
  2013年   853篇
  2012年   1026篇
  2011年   1400篇
  2010年   1432篇
  2009年   1624篇
  2008年   1870篇
  2007年   916篇
  2006年   921篇
  2005年   1037篇
  2004年   704篇
  2003年   571篇
  2002年   445篇
  2001年   317篇
  2000年   274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周珺 《江西社会科学》2020,40(4):185-193
大陆法系公司法极为看重公司资本的功能,在传统观念看来,公司资本既是公司成立和存续的要件,也是公司股东取得股权的对价,还是公司债权人实现债权的担保。然而,公司资本在公司实际运行中能够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不可能凭借公司资本确保公司的健康发展,更不可能依赖公司资本保障公司债权人债权的实现。2013年我国公司法的修订富有成效,但新的规则对原有的公司法律制度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不仅如此,此次公司法的修订并未触及资本维持原则和资本不变原则,公司资本制度仍有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4.
现代企业管理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研究高盛公司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得失,认识华尔街最成功的投行在企业内部管理上的经验与教训,有助于我们认识高盛这一百年老店取得成功的致胜法宝,以为我国企业的管理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企业一直在增强员工责任感与升职之间力求寻找一个平衡点,以使他们能够有良好的职业发展施展自己的才华,同时鼓励他们继续为企业效力。——玛格丽·温斯顿初入职场这个全新的领域,作为新员工会觉得工作会充满了挑战和新鲜感。但仅仅过了一两年后,作为上级的你就会发现他们对于工作已是驾轻就熟,而且有大把的空余时间。在你看来,这个时候在员工的职业生涯中,刚好是给他升职,又能增强企业责任感的大好良机。或许你会觉得,此时员工仅仅需要更多的责任感来激发内心原有的进取心,特别是认为他的智慧之门尚未打开。  相似文献   
6.
7.
公司诉讼除对其整体融资规模与资本结构造成影响外,同时还会对集团内部母子公司之间的债务分布造成影响。本文以2008—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发现:对于发生法律诉讼的上市公司,其更倾向于利用子公司进行债务融资;随着母子公司地理距离的不同,公司诉讼与集团子公司债务分布之间的关系也存在明显差异,公司诉讼情境下所采取的子公司债务分布策略,是出于对母子公司代理成本与风险分散及制度套利收益的权衡结果。本研究为理解公司诉讼情况下企业集团的财务政策选择及其融资行为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的管理平台模型,主要是以学校的局域网的平台上将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将以信息化网络为平台的学生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在学校的基本指导方针下,通过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不断循环,逐渐将管理模式变得完善,作为工作人员,成熟的思维模式和稳健的操作方式是必须要具备的基础.为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和驾御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和效能,特从学生、老师、学校三个层面进行信息化重建.  相似文献   
9.
伴随世界范围内"一股一权"的弱化以及投融资多元需求的上升,类别股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不得不回应的一个基本制度问题。兼具股权、债权双重特征的类别股在丰富投资者选择空间的同时,也为融资人提供了实现公司控制权的重要工具,其在国际证券市场独角兽企业的争夺中亦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我国至今仍未能建立起体系化的类别股制度,虽然证券监管部门开展了一系列探索,但总体而言仍比较零散,制度的核心要素未得到充分体现。未来类别股制度改革应在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合理配置投资者、融资者以及公司债权人的权利义务,构建一体化的类别股制度。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