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9篇
民族学   37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157篇
理论方法论   32篇
综合类   414篇
社会学   43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俗女人     
吴桂兰 《现代交际》2002,(12):33-33
自从在报刊上发表了几篇小稿。形象似乎有些改变。那天我说,好长时间没逛商店了,令一位常来单位办事的小同志好惊讶,说:“吴姐你也喜欢逛商店?” “是呀,这还需要组织审查吗?”我半开玩笑地问他。不成想,他却说我不应该和别的女人一样,应该少些俗气。“不,你说错了,我和别的女人没什么两样,其中包括俗气。”说完我俩全乐了。  无独有偶。一次,也是业余时间喜欢写点东西的一位长者,像发现新大陆似的问我:“小吴,你也戴戒指?” 我说:“这有什么呀,我也是女人哪,还想戴耳环呢!” 真不知道在别人眼里该是个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2.
舟山方言俗成语修辞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俗成语与其他熟语一样都是汉语词汇中富有特色的一部分,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从某一方言俗成语的角度来探讨汉语俗成语的修辞特征应该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舟山方言中俗成语不仅数量较多、结构灵活、韵律和谐,而且其语义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同时又富有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3.
“雅”文化与“俗”文化是组成我国传统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雅俗的观念一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间艺术的繁荣而进行着转变。雅俗观通过具体艺术元素的表现同样也体现在设计创作之中。正确地看待雅与俗在设计创作中的体现,它应当是设计师对民族文化理解后的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雅”文化与“俗”文化在设计中所起的作用都是我们应该重视的,在设计中体现文化内涵,追求“雅俗共赏”。  相似文献   
4.
乡土社会献车仪式在最近十年间广泛兴起,引发社会各阶层特别是民俗学学者的热烈讨论,成为近年来乡土社会研究的焦点之一。通过献车仪式的考察,分析出乡土社会献车仪式的出现是由民俗传统力量与当下乡土社会整体格局共同作用的结果。献车仪式具有民俗与迷信的一般特性,但早已失去迷信的核心特征,应归属俗信,是一种新的民俗现象,是传统民俗在当代乡土社会的演化与变迁。乡土社会献车仪式的民俗学考察为类似献车仪式的新民俗证明,为新民俗的生存与发展寻找科学合理的学科基础与理论依据,也为民俗与迷信的辨析补充鲜活而典型的案例,因而具有当下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冯梦龙是为民歌辩护的通俗文学家,他推崇和重视民间俗文学传统,搜集、整理、研究、批评、拟作民歌。他把视线投入民间,关注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市井民众,表现出浓重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6.
陈鹏辉 《中国藏学》2012,(2):129-134
1906年,张荫棠奉派前往西藏查办事件。张荫棠到藏不久,就遭到以"有令喇嘛尽数还俗,改换洋装之事"的弹劾,这条弹劾见之于《清德宗实录》光绪三十三年正月己亥条,长期以来,人们每每援引此条对张荫棠劝导的藏俗改良做出了"强令"、"脱离西藏实际"等评判。张荫棠遭弹劾一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笔者尝试做一些探究,以还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7.
田淑晶 《社科纵横》2012,(11):84-87
人类通过文化创造不断解放自身,创造理想的世界;反过来,文化给人和人的生存提供了规训和框定。这种规训和框定,就人类整体而言,代表积极的力量。但具体到个体,当其现实生存与文化的框定存在距离的时候,文化的框定便有可能使人陷入矛盾、焦虑,甚至导致生存的危机。《天津俗人》对此有深刻的挖掘和展示。如何弥合指向抽象、整体的人的文化规训与具体的人现实人生之间的裂隙,是任何时代任何文化中的人们共同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硬笔书法在赏析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步。硬笔书法坚持雅俗共赏的艺术创造,有利于推动硬笔书法事业迈向新的台阶,有利于促进硬笔书法事业的持续发展。本文介绍了硬笔书法中"雅"与"俗"的内涵,分析了硬笔书法中雅俗共赏的意义和要求,探究了硬笔书法中雅与俗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9.
正如仓颉被认定为汉字的创造者,曹植因其帝王世胄和不世出的文艺天才和佛道修为,被佛教史家推定为中土佛教音声事业的奠基人。他们坚持相信,鱼山梵呗之所以被立为标本,是因为曹植"拟其声而制梵呗",而且"冥合西域三契七声"。这种因感佛助而极具创造性的拟仿而不是照抄,既能很好地契合中土语文与音声的特点,便于中土广大佛教徒学唱;又能遵循佛教音声以"本行之音"传达"无相之旨"的"声文两得"原则。  相似文献   
10.
所谓"俗信文艺",是指与某一民俗信仰紧密相关的一切文艺活动。它们与民俗信仰一起,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以常熟地区宣卷为例,它的相关信仰活动从明代中期以来就基本没变,只是俗信文艺的文体有所改换。清代中期以后宣卷兴起,虽屡经兴废,至今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但同类文艺形式的存亡命运却大有不同。"非遗"保护的核心是树立平等对待文化多样性这一价值观,保护的措施应限于"保存"资料,至于延长"非遗"项目活态生命的任何"保护"努力,均属徒劳无益。对于政府行为而言,"无为即保护",这一原则适用于所有"非遗"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