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邓定洪,由一个农家子弟,经过十年寒窗,高考拼搏,圆了大学梦,当上了国家干部。在一般人眼里,也算很可以的了,但邓定洪却不满足于此,决心在农业干出一番事业。他从小就跟父母在田里干活,对农业生产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同时也深感家乡农民的贫穷落后。实行农业责任制以后,农业  相似文献   
2.
黎冲森 《经理人》2008,(5):46-47
“但我不是圈养的,我属于从圈里跑出来的。我从小想法就比较独立。我是一个没有压力的人,除非明天要枪毙了。但从长期来看,要把公司做大做强就有压力。”生于1983年的非常在线CEO赵宁接受采访时说,“我不把大家当员工来看,而是当合作伙伴看。我比较佩服牛根生,希望能带领中高层共同致富。不过,只要自己努力去做了,做成什么结果我都能接受。”  相似文献   
3.
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党委书记常德盛,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基层老干部,也是全市乃至全省村官的好榜样。自1966年以来,他满怀对党的忠诚、对村民的真情,带领全体村民艰苦奋斗,共同致富,使昔日的穷乡僻壤,成为全面发展的新农村、社会主义的“新天堂”,成为“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村”、“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领导者》2006,(5):I0004-I0005
登高泰山,纵览天下。在泰山脚下有一个油坊村,从1992年开始,靠党的好政策,走共同致富的道路,从贫穷走向富裕,成为泰安市第一批现代化示范村,第一批小康村。2005年被民政部授予“小康建设明星村”,被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精神文明先进村”,被称为“泰山第一村”。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广大党员、干部要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裴春亮同志就是这样一位农村基层干部的优秀代表。他是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先进典型,是乐于助人、奉献社会的道德楷模。前不久,河南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在全省开展向裴春亮同志学习的活动。去年以来,我们广泛学习宣传裴春亮同志的先进事迹,形成了学习裴春亮,建设新农村的热潮。我们要继续深入开展向裴春亮同志学习活动,引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在农村各级党组织,关键是有一批带头创业、带民创业的基层干部。为全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村级经济快速发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对江浙农村六个村镇共同致富典型事例的实际调查 ,着重就它们共同致富的实践机制进行比较分析 ,从而认为 ,中国农村的共同致富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 ,共同致富。致富是前提 ,共富是目标 ,是先富与共富的历史的动态的统一 ,它伴随着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的过程 ,是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一个地地道道的“田把式”、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青年。有个美梦,经受了自然灾害的打击,但他不甘失败,走科学致富的道路,创造了庆余大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一跃成为江苏省第四届“十佳杰出青年”、“十佳种养能手”、“十佳农民经纪人”、“优秀乡土人才”,他就是江苏省射阳县耦耕乡的郑友东,当地人民誉称为“千里绿原引富人”。仔细算过一笔帐 今年36岁的郑友东身材瘦削,皮肤黝黑,一看就是一个好的“田把式”,初中毕业后,他就回家种田,在田野上耕耘,成了家中的主角。1987年郑友东成家之后,小俩口一门心思精心侍弄着自家的  相似文献   
9.
30多年前,他因家贫,学习成绩优秀却不得不弃学回家,帮助生产队上山扛木材,挣每天4.5工分的报酬,用于补贴家用,照顾多病的母亲和老奶奶。但他并没有埋怨,而是用山里人的坚韧和他的勤奋、睿智,在心中做起了带领山区村民共同脱贫致富的梦;30多年后,当他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接待各地来访、"取经"的农民朋友,不厌其烦地介绍着各种果木产品如何种植、如何营销……此时的他,已是远近闻名的农民企业家,身上的光环,正如窗外照在大山上的阳光般多彩!  相似文献   
10.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在九次党代会提出,要把大力培育和加快发展中心农户骨干农民作为广西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的战略决策以来,全区各地积极响应,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培育骨干农民,促进了产业发展;依靠中心农户的辐射带动效应进一步壮大发展产业,扩大了受益面,实现了农民共同致富,有力地助推了广西新农村建设。有数据表明,2006年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2775元,比上年增加270元,骨干农民、中心农户在助农增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