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46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35篇
管理学   625篇
劳动科学   1085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191篇
人口学   477篇
丛书文集   902篇
理论方法论   1624篇
综合类   2207篇
社会学   1609篇
统计学   159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228篇
  2016年   296篇
  2015年   325篇
  2014年   951篇
  2013年   863篇
  2012年   831篇
  2011年   891篇
  2010年   724篇
  2009年   545篇
  2008年   603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融资体系的不完善、产业链的不完整和房地产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使得养老地产项目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都面临资金缺乏的风险.以养老地产产业链作为切入点,分析融资体系构建对于缓解养老地产资金问题的作用机理,论证其可行性.提出以养老地产产业链为思路,构建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和融资服务体系,并分阶段推进金融支持在养老地产项目不同阶段的作用,促进金融资源与养老资源的对接.总结各企业在养老产业链上的作用,提出产业链上融资体系运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3.
研究选取我国部分行业和地区企业,就其总成本、利润水平、人工成本水平、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用等进行分析,从收入分配的视角研究我国的社会保险缴费水平问题,试图研究部分行业和企业的社会保险费实际缴费水平及其对企业的影响,并提出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险筹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灰色地带就业的法律反思与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建筑业农民工从业、互联网平台就业、超龄就业、家政从业、农村中的雇用等就业形态既不是标准劳动关系就业,也不同于标准的劳务关系就业,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模糊地带,属于灰色地带就业。因为缺乏针对性的法律调整,灰色地带就业在司法实践中常被非此即彼地硬性视为具有劳动关系或劳务关系的性质,结果导致劳动者权利保障不足,用人单位用工风险增加。灰色地带就业问题是在我国二元社会的土地保障背景下,劳动立法对就业消极"二元区分"产生的结果。应改变劳动立法的这种二元调整模式,重新考虑就业各方的核心利益和承受力,合理分配风险承担,做到既不失守于劳动关系核心的从属性标准,又适度打破劳动权利、社会保险与劳动关系之间的对应捆绑,并对社会保险作灵活统筹安排,以建立对具体的、个性化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和核心利益的层次化覆盖。  相似文献   
5.
聚焦     
我国技校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近日发布消息称,截至目前,中国共有技工院校近3000所,技工院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一大批骨干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据悉,在技校中,技师学院有380余所,高级技工学校有340余所,在校生达380余万人。据了解,技工院校70%以上的在校生来自农村,是将农村转移劳动力培养成为新兴产业大军的摇篮。在开展学制教育的  相似文献   
6.
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养老的发展形式,是对农村传统家庭养老的重要补充。它扎根于农村传统的亲邻互助网络,其本质在于经济互助,表现为有组织地发动邻里、志愿等社会力量,充分利用以老年人为主的各类人力资源的闲置时间、资源低成本地相互帮助和服务。社会各界应将其作为重要实施方略,纳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之中。其发展路径可以概括为:以资金互助为基础,以组织动员为抓手,以服务互助为重点,以社区居家养老为主要阵地,创新各类互助养老模式,着力形成稳定多元的资金来源,培育互助队伍,增加互助内容,从无偿到无偿、低偿相结合,探索建立标准规范的服务管理评估制度,机构养老与社区居家养老互联互通,最终尝试建立圈层化、整合化、网络化、制度化的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体系。  相似文献   
7.
居家养老服务实践在我国得到快速推进,与之相关的满意度研究开始为学界所关注。基于知识网络分析工具CiteSpace,对国内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相关的期刊论文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廓清现有研究的文献概况、发展脉络和基本论域,从总体上呈现出该领域的知识图谱,以期发掘新的学术增长点。国内学界对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的研究论域主要分布在满意度调查与评价、满意度影响因素、满意度测评方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绩效评价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当前研究的薄弱环节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学术关注度还不够高,整体研究水平亟待加强;满意度测评带有很大的模糊性,亟需提升测评的科学性;服务满意度评价的导向尚存分歧,有待进一步化解;研究视角较为单一,缺乏对公共服务治理的理论反思。  相似文献   
8.
9.
10.
随着我国老龄化形式的日益严峻,社区居家养老成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它的服务具有公共性、公平性、福利性等有效特征,是大多数老人选择的一种养老方式,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老人的健康,本文主要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做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