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8篇
社会学   25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研制的心肌桥模拟装置,对冠状动脉受压迫状态建立了圆形收缩的实验模型,进行了冠状动脉受心肌桥压迫持续到舒张期情况下的血压和流量模拟实验.实验研究表明,冠状动脉面积收缩接近到原来的20%时,远段收缩压迅速与近段收缩压分离;当冠状动脉面积收缩到小于原来的20%时,近段收缩压迅速上升,远段压力从不稳定状态迅速过渡到收缩压呈反向分布状态.心率和近段血压范围不变时,流量随着收缩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月月食谱     
《老人世界》2014,(6):46-46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阻塞,或在此基础上合并痉挛,以及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阻塞,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或梗死的一种心脏病。供应心脏的血管叫冠状动脉,有左右两支,它们是南离心脏最近的主动脉发出的。当其发生粥样硬化或痉挛时,供应心脏的血液即发生障碍,形成冠心病。  相似文献   
3.
据国内外流行病学统计,心血管疾病的产生与9大危险因素有关。如果有多项危险因素存在,罹患心脏病(心血管疾病)的机会就会增大。这9大危险因素可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人们无法控制的危险因素:(一)年龄增加:心脏病属于老化疾病,男性大于45岁、女性大于55岁,便已进入心脏病的危险群。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法已经在国内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成为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应运而生,因其损伤小、局部并发症少,手术前后对抗凝、抗血小板药物限制小,术后立即拔管,患者即可随意下地活动而越来越受到患者和介入医生的欢迎。虽然大多数文献报道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明显低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但由于桡动脉途径自身的生理特点及局限性,并发症也并不少见,如处理不当,有时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时应注意观察及护理。  相似文献   
5.
陈祯 《老人世界》2008,(4):44-44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活习惯的改变,发生动脉硬化者越来越多。动脉粥样硬化会引起冠状动脉、脑动脉的闭塞或出血,这已为人们熟知,但可导致腹主动脉瘤,且最终也会致人死亡,则鲜为人知:有资料报道,腹主动脉瘤的发病率在最近30年中增加了7倍,60-70岁的人群中,发病率在1%-10%之间。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介入治疗,即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具有疗效可靠、创伤性小等特点,已成为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冠心病介入治疗传统上选用股动脉途径,我科于2007年7月开始开展经桡动脉穿刺行冠心病介入治疗,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收到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有效地减轻了患者不适。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罗发瑞 《老友》2008,(2):59-59
《老友》专家门诊:我在住院治疗其他疾病期间发现肚脐左边腹部有一硬肿块,经CT检查疑为主动脉血管瘤。请问我这种血管瘤应怎样确诊和治疗?宜春市·袁××  相似文献   
8.
应用血流动力学理论与方法建立了心脏冠状动脉心肌桥血流动力学实验模型.实验模型的实际使用证明,其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复现心肌桥压迫壁冠状动脉,并导致血流动力学特性异常的现象.模拟实验大部分结论与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东方 《山西老年》2008,(12):55-55
心脏病患者心肺功能储备下降,身体调节能力降低,气温、气压和湿度的突然变化,以及大风、下雪等恶劣天气使得患者机体难以及时调整,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突发事件的发生。寒冷刺激可导致冠状血管收缩和痉挛,加重心肌缺血,甚至触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导致心脑血管突发症状发生。如果患者出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在冠脉介入治疗前和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变化来探讨心肌缺血与(NT-pro BNP)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4~9月于我院循环科住院的1~3天无心绞痛发作不稳定性心绞痛7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病变适宜的接受冠脉介入治疗。术前、术后16~24小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血浆(NT-pro BNP)浓度测定,术后72~76小时复查血浆(NT-pro BNP)水平。结果单纯冠脉造影(CAG组)35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组)37例,CAG组术前和术后16~24小时的(NT-pro BN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无明显变化(P0.05);PC1组术后16~24小时的血浆(NT-pro BNP)浓度高于术前(P0.05),LVEF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76小时血浆(NT-pro BNP)浓度与术前基本相当(P0.05)。结论在心功能正常(LVEF)正常的情况下,(UAP)患者介入治疗后血浆(NT-pro BNP)浓度暂时升高,说明心肌一过性缺血引起血浆NT-pro BNP水平一过性升高,比LVEF变化更灵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