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13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李秀敏 《船山学刊》2012,(3):171-175
刘再复先生的红学研究,立足于文本,运用悟证之法,援引中西文学、美学、宗教哲学理论,多角度、多层次深入揭示《红楼梦》的内涵,这既是对红学研究前贤开创的红学研究脉络新延伸,也是对红学研究传统的一次新的学术重建,从而拓展红学研究的新路径,建构红学研究的新格局。本文兹就其研究著述加以梳理与评估,既可凸显其红学研究的贡献与现实意义,亦可通过指其谬误为红学研究者提供相应借鉴。  相似文献   
2.
刘再复(以下简称刘):最近读了尊作《我的哲学提纲》,发现你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观点,即认为“爱情可以多元化”。 李泽厚(以下简称李):哦,你注意到了?我在不显眼的地方提了一句,你是发现这句话的第二个人。在你之前,也有一位朋友发现了。这可能是要引起麻烦的一个观点。  相似文献   
3.
长乐 《中华魂》2010,(3):61-61
2009年第12期《同舟共进》刊登了刘再复和李泽厚两人就“民族主义”问题所作的“对谈”,题目是“提倡一个并不清楚的东西是危险的”。读后不禁疑窦丛生,难以苟同。  相似文献   
4.
对<红楼梦>悲剧精神的感悟与阐释是理解与感受<红楼梦>题旨与命意的关键.舒芜、王蒙、刘再复三位学者作家研究红学的著作足以"照阐文心"、"启人心智"、"裨益读者".他们关于<红楼梦>悲剧精神的感悟与阐释具有独特的视角,并共同受鲁迅与王国维的影响.他们的红学研究拓宽了<红楼梦>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5.
日复 《中华魂》2011,(8):50-51
《书屋》2010年2期刊登了刘再复近二万字的长文《社会性“造反有理”批判——〈水浒传〉小逻辑质疑》.文中虽然笼统地宣称作者并非否定一切造反、并非否定许多革命包括暴力革命的历史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对《红楼梦》悲剧精神的感悟与阐释是理解与感受《红楼梦》题旨与命意的关键。舒芜、王蒙、刘再复三位学者作家研究红学的著作足以"照阐文心"、"启人心智"、"裨益读者"。他们关于《红楼梦》悲剧精神的感悟与阐释具有独特的视角,并共同受鲁迅与王国维的影响。他们的红学研究拓宽了《红楼梦》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思想界、学术界"绕过政治险滩去安全地鞭挞祖宗",以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为焦点、重点,同时曲折地表达对于政治意识形态的批判,形成了风靡一时的"文化热"。一时间,"五四"一代的梁漱溟、冯友兰,"延安一代"的黎澍、王元化,"十七年一代"的李泽厚、刘再复,"文革一代"的甘阳、许纪霖等,纷纷登场,成了那个10年的"前沿"和"明星"。在"文化热"中,也有部分"60后"出生的青年学者开始崭露头角,马克锋先生是  相似文献   
8.
闫作雷 《天府新论》2012,(3):139-145
作为"纯文学"建构的主要环节,"文学主体性"在1980年代的发生有其必然性,它的出现是"文革"后整个文学突破的理论表达,也是当时整个社会语境在文学理论上的必然折射。建构"人的神话"的"文学主体性"与后现代文化不具有类比性,但是那种高扬的主体"自律性"显然已经离开了现实大地,虽然有一个绳子与外在指涉物相联系以说明自身,但是当时代语境发生变化,特别是1990年代中国市场化大力推进之后,这样的主体必然会在空中迷失甚至破裂落回地面,只不过这次面对的"现实"已经不是原来极力要逃脱的现实,而是某种与这个破碎的主体同构化的虚幻现实.  相似文献   
9.
“主体性文学理论”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中有其独特的、更能显示文学理论自身价值的纯粹性。全文拟对该理论的提出者———胡风和刘再复,从著者自身、时代背景、理论内涵等方面逐一进行比较。本文是全文的第一部分,分析比较形成二人“主体性文学理论”的背景。指出,诗性气质和东西方文论是两人主体性文学理论产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1941年出生于福建南安刘林乡。196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并到北京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曾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科罗拉多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加拿大卑诗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湾中央大学、东海大学等校担任过客座教授、讲座教授与访问学者。现任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荣誉教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客座研究员、韩国檀国大学硕座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