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企业家与企业的关系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20世纪30年代,刘鸿生组建华东煤矿公司,用企业家精神,解徐州煤矿之困于危难之中;抗战后,刘鸿生重掌矿山,以坚定灵活的策略,促徐州煤矿发展于战乱之后;刘鸿生引领徐州煤矿从低谷走向繁荣,继续从传统走向现代。同时,徐州煤矿促使刘鸿生与外资企业从“合作伙伴”转向“竞争劲敌”,加速其企业集团结构从“贸易”为主转向“生产”为主;徐州煤矿作为公司股份化、技术现代化、经营一体化、投资分散化等经营策略的实验场所,丰富了刘鸿生的经营理念。刘鸿生与徐州煤矿的互动关系展现了企业家同企业结合的重要性,为现实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抗战胜利了! 抗日战争胜利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取代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头号强国,原子弹的威力使许多人吓破了胆。随着美国军事和经济力量的迅速增长,逐步成为在华利益最大的宗主国。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为了完全依傍美国,派大批专家、实习生和大学生到美国去留学。与此同时,大批的美国战争剩余物资进入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3.
刘鸿生是上世纪30年后期上海著名的实业家.抗战时期,刘氏企业尽管在战争初期受到严重损失,但刘鸿生为保护中国的民族工业,从经济上支持抗战,克服重重困难,积极投资并创建企业,先后在香港、西南、西北地区建立了火柴企业和毛纺织加工企业等一系列企业.总体来说,刘鸿生的企业发展是成功的,他本人和他的企业都为抗战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成为民族工商业者的楷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