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主教作为外来宗教,能在利川占有一席之地并发展到一定规模,是具有历史渊源的。天主教在湖北利川传播的历史状况、传教方式及其演变过程,不仅有其独特原因和特点,还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对当地土家族人民的生活及其宗教信仰产生了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2.
清江河畔风景秀丽,利川之地人杰地灵。在这片浓郁而独特的民族文化之地上,绽放着一朵绚丽的“民族教育之花”--利川民族实验中学。
  利川民族实验中学创建于1981年,现有2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00余人、在岗教职工102人。多年来,该校以“传承弘扬特色民族文化,打造民族特色学校”作为教育宗旨和办学目标,在开展的各项教学活动中,多渠道融入了民族文化元素,民族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3.
利川位于川渝鄂交汇处,因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民族构成,其方言值得关注。利川方言音系中共有声母19个,无卷舌音,不分尖团,[n][l]相混,[x][f]部分相混;韵母37个,部分韵头韵腹的配合较为复杂;声调4个,入声大多归阳平,但有例外。利川方言存在较普遍的儿化现象和异读俗读情形。  相似文献   
4.
在湖北利川方言中,“哈”是一个很重要的语气词。语气词“哈”由来已久,至今仍普遍使用,生命力很强,在各年龄段的利川人的日常交际中出现频率很高。语气词“哈”在利川方言口语交际中的存在形式多样,位置灵活,功用各异。在利川方言中,语气词“哈”具有多方面的语用功能:用于疑问句句末,以寻求确认或推进交流;用于祈使句末,以形成合作商榷的氛围;用于陈述句句末,以重复或核对信息;用于句中或小句末,以提示注意或停顿。等等。此外,语气词“哈”在使用中还有几种特殊情况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以一定的地域文化资源为底蕴,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世界的一种大趋势。从利川的实际情况看,存在着巴文化、民族文化或土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革命文化、以“喀斯特”溶洞为标志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文化等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资源。利川应该在此基础之上,围绕“洞穴之都、清凉利川”的总体定位,制定切实可行的宏观战略,同时进行必要的微观创意,力争早日把自己建设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一个重要战略支撑点,并逐步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相似文献   
6.
以湖北利川天主教发展为个案,考察民族地区农村宗教发展的现状和特点,认为良族地区农村信众结构仍以“五多”为主,农民信仰观念趋于理性,农村宗教氛围有所淡化,宗教整体发展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7.
经过20多天的艰苦航行,“利川”轮终于抵达重庆下游5公里处的唐家沱。3月9日清晨起锚驶向重庆。在渝的英、美、日领事组织的中外人士,以及商会同仁上百人。乘数条木船前往迎接。重庆地方政府则派遣众船列队江中。张灯结彩等候——  相似文献   
8.
9.
在全国法制宣传日来临之际,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在京举办了国土资源法律咨询热线(16829999)专家座谈会。与会专家围绕如何进一步发挥国土资源法制宣传作用,为群众正确理解国土资源法律政策提供指导和帮助,不断增强法治意识,形成共同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的良好氛围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10.
春日的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元堡乡沙坝村,鸟语花香,生机盎然。错落有致的民宿,干净整洁的庭院,成片的药材基地,脸上洋溢着喜悦的村民……无不昭示着这里的幸福生活。谁能想到,沙坝村曾是一个头上戴着“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支部”帽子的“落后村”。近年来,该村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选优配强班子,形成了“强在党建、富在产业、美在生态”的新格局,变身当地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