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杨万里是南宋著名理学家,他的知行观更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思想价值。他认为只要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主动性,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他还深刻地揭示了人的认识来源于客观世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特别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强调学以致用,只有学而有用的学问才是真学问。杨万里强调知行并重,倡导和弘扬力行精神,具有积极入世的品格和刚健求实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知行问题是理学尤其是朱子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讨论的问题涉及知行关系、致知与涵养、致知与主敬等方面。作为朱子重要门人和传人的陈淳,在知行关系上继承和发扬了朱熹“知行相须”的观点,提出了致知力行“随时更迭,交进互发”的思想,而对“知先行后”论有所修正,同时,对“行重于知”则以“以行为主,知行一事”作了新的概括和拓展。在主体修养上,陈淳把主敬仍看作是与致知力行相始终的修养的重要内容。陈淳还对凸现儒学工夫与境界的“下学上达”作出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好学近知,力行近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治理的经济目标与道德伦理目标、文明社会目标和谐互动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体现。在高校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吉林师范大学的校训“好学近知,力行近仁”,正体现了一种求真创新、为人师表、追求卓越人生的精神。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弘扬校训精神有机结合,切实推进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化为师生员工的自觉行为和基本道德感情,让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师生心中扎根,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在修身过程中重视“力行”是我国儒家修身理论的一个重要传统。孔子是最早明确提出“力行”的修身方法的。他认为道德修养不仅要获得道德知识,提高自己的道德是非辨别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化为行动。身体力行。儒家“力行”德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于我们今天人格的完善有重要启示。对于现代人摆脱日常生活的沉沦之苦,解决人生意义迷失,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儒学中,为学进德是人生的志向和追求,而追求须有始有终,有先有后,即遵循一定的次第。程门高足杨时沿袭《大学》之为学次第,高标《中庸》"诚"之大本,融合程颢、程颐之内外路向,以格物为起点,以反身格物即诚身为核心,以力行为落脚点,强调为学进德是知与行合一的过程。在这一次第中,对格物的论说和取向既是杨时思想的特色,也是造成其思想内含矛盾之处,即由承认外物之理的存在和关注外物之理穷格的需要转向内格诚身,从而游移于物与心之间。这种游移体现了他试图糅合二程向内、向外两个思维路向却难以融通的困惑。  相似文献   
6.
7.
校训文化是中国大学文化发展中形成的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中国师范大学校训文化体系的形成,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对中国哲学的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的校训,形成了中国师范大学校训文化的纲领,对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会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吉林师范大学的校训文化体现出了丰富的中国文化的哲学内涵与人类大同社会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8.
《前途》杂志,作为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内部的一个秘密政治团体———力行社的最主要的出版物之一,其言论和主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力行社的观点。通过对《前途》杂志对日态度的考察,笔者发现其编辑和撰稿人基本上都是抗日政策的积极支持者和宣传者。他们运用小说、诗歌、戏剧、漫画等多种形式,介绍日本的内政和外交政策,批判日本的侵华行径,评论日本所处的国际环境,并预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告诫国人要做好战争的准备。他们还断言中日战争势必扩大,日本必定会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而战争是中华民族获得新生的一个好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北宋哲学家、思想家张载“俯而读,仰而思”,废寝忘食,精思力行,创立关学学派,在经典阅读方面形成了系统的方法论。张载强调读书要培养兴趣,也要立志,入门要打好基础,有疑而读、熟读精思、贵有心得、博而能精、融会贯通,也要保持心静,与朋友切磋,做到知而能行。正确看待张载经典阅读的正统性局限,吸取其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将儒家的知识论解读为一种道德知识论,并且鉴于儒家哲学的主流地位,进而将传统中国哲学的知识论界定为一种道德的知识论,尤其是"‘力行’的知识论",应当说是可以成立的。与此不同,西方知识论传统的导向是求"真",目的都是为了获取真知识。中西知识论之所以有"知道如何"与"知道如是"的形态上的区别,以及目的论取向上的差别,根本的原因在于它们各自的文化背景。从根本上说,文化中的这几个要素——语言文字、数学与逻辑、哲学与思维方式,尤其影响着中国古代知识论的形成。进入现代,不论是张东荪还是金岳霖,他们的知识论的出发点与所借助的思想资源都是属于西方的,尽管不排除其中也暗含着一些中国哲学的东西。他们的思考以及所产生的论著体现了现代中国知识论的一种趋向,这就是对西方知识论的吸收、对话和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