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海门市位于万里长江入海口,素有"江海门户"之称。随着距海门8公里的跨江通道——苏通大桥的建成通车,以及境内沪通铁路、崇海大桥的即将建设,长江天堑变通途,我市已经融入了上海一小时都市圈,城市建设开始精彩"转向"。长江距海门城区仅4公里,为了彰显长江魅力,我市实施城市南进战略,2006年成立了城市建设指挥部,抽调了近200名机关干部进行大规模、大力度、大投入的城市  相似文献   
2.
随着南进扩张运动的开启,日本在1939年初相继侵占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对此,美国政府并未采取坚决有力的应对措施。在日本占领海南岛时,美国政府仅仅是持观望态度,评估日本的真实意图,最后向日本发出较为温和的口头质询,回避实质性问题。日本宣布吞并南沙群岛后,美国政府也并未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而是在局势发酵后才对日本的扩张行为表示反对,但仍未采取进一步行动。美国对日本在南海地区扩张行动的回应依然属于对日绥靖政策的一部分,这也是由美国对南海地区的军事价值判断不足、军事实力相对有限以及“中立政策”的影响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4.
日本法西斯选择“南进”之原因如下:一、“北进”的政治优势及良机;二、此时“北进”既不可能又无必要;三、“北进”是“南进”的烟幕;四、“南进”是日本始终的既定国策;五、“南进”是对华战争“死中求生”的冒险;六、“南进”的外部可能性与内部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1940年6月,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不堪一击,不足六周而溃败投降。这件事本身由于其突然性和重要性,自来引起政治家、军事家和史学家的高度重视,半个世纪来,一直是学术讨论的热门话题。可是在国内外发表的大量论文中,大多侧重对其败降原因的探讨以及对欧洲战局的影响。本文认为,法国败降的影响绝不是局部性的,应该着眼于二战全局,重新评估它对当时国际关系以及整个二战战快的深刻影响,提出了法国败降是欧洲战争扩大为世界大战的一个决定必因素,促使了二战从其初期的局部战争阶段向着全球性世界战争的新阶段转化的新论点。  相似文献   
6.
关于南下入湘的"晋中南下工作团"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后,人民解放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调度准备随军渡江南进干部的指示》,要求各解放区有组织有计划地分批抽调干部随军南下,到新解放区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6,(4):102-106
为摆脱日军在中国战场持久战的困境,日本统治集团曾一度陷入北进战略与南进战略的争论。北进战略即大陆政策,主张在发动对中国的侵略后首先进攻苏联,以解决北方问题。南进战略即海洋战略,强调在发动对中国的侵略后首先南下进攻西方国家在东南亚和太平洋上的殖民地,以实现对整个亚太地区的控制。最终,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在昭和天皇的主导下,日本迈出了南进步伐,并缔结了三国同盟,走向了日美战争。  相似文献   
8.
黄少明 《今日南国》2008,(22):41-42
博白是世界第一大客家人聚居县,位于广西东南部,辖28个乡的26个村(居)委会,全县面积2835平方公里,人口160多万,博白面向广东,背靠大西南,是大西南出海的重要通道,是玉林市实施南进战略,  相似文献   
9.
张增香 《理论界》2000,(1):60-62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 ,目的要征服中国 ,取得东方霸主的地位 ,继而进攻苏联 ,最后决战美国。可是中国人民在无比艰难困苦的环境中 ,长期坚持抗日战争 ,使日本侵略军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汪洋大海之中 ,速决战变成了长期消耗战。中国的抗日战争拖住了日本陆军的主力 ;消耗了日本有限的军事资源和巨额的军费 ;打乱了日本军阀对东亚和世界的扩张部署 ;日本因此而彻底失败。众所周知无论“北进”还是“南进”的日本既定国策 ,都以解决中国事变为前提 ,在北犯、南攻同样受中国抗战牵制的情况下 ,日本逐渐舍北而南的原因何在呢 ?本文试图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从中国抗战打乱日本既定的战略计划的角度 ,论证苏联能避免东线作战 ,继而能与日本签订《苏日中立条约》 ,取决于中国抗战 ,但《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却反过来严重危害了中国的抗战。目的在于说明苏联奉行的大国沙文主义政策 ,给国际外交往来带来消极的阴影 ,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