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20世纪的30-40年代顾颉刚教授开始研究禹神话的时候,认为这个神话出自中国古代南方的民族,后来他改变看法,认为这个神话出自中国古代西方的民族.本文在此基础上利用南岛语系文化和印欧语系文化进行比较研究,认为禹神话是远古时代南岛语系文化中的鱼类和爬行类动物图腾崇拜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南方塞姆文明和北方印欧文明五千年的冲突与交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世界史,欧洲、亚洲和非洲大陆可分为三大文明区:东方中华文明长期处于独立发展状态,北方欧洲文明和南方西亚北非塞姆文明长期处于冲突和交融的状态.以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为起源的南方塞姆语文明起源早于北方印欧语文明,后者在前者的影响下发展起来,并征服了塞姆文明区.塞姆文明在中世纪以伊斯兰文明形式再度崛起,战胜了希腊罗马文明,并形成了阿拉伯和土耳其两个帝国.近现代欧洲文明又一次后来居上,为了争夺霸权发动了世界大战.伊斯兰文明各国在推翻欧洲殖民统治、争取民族复兴的斗争中取得了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3.
沈坚 《世界民族》2012,(2):79-91
作为一个古代欧洲民族集团,利古里亚人曾活跃于上古时期的地中海北部沿岸一带,内部包括诸多部落,与地中海世界各民族不同程度地有过交往,在该地区的历史上留有自己独特的印记。对利古里亚人语言和族属背景的解读,古史学界长期曾有不同的认识,实际上应予动态的看待,有一个变化、演进的过程。惟其古远,才见有前印欧底色,而后才又被赋予了印欧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尔雅·释诂>"林、烝,君也"的训释向来存疑,有人认为是假借或引伸.本文考证"林"、"烝"称君是来源久远的上古词汇,并从词的音义关系上证明"林"、"烝"、"君"是一组存在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同源词.印欧语也有一组相应的同源词希腊语genea,出身、种族;拉丁语gens,氏族;古英语cynn,亲属、宗族,cyning,国君,古高德语kuning,国君、君主.上古汉语和印欧语的这两组词之间有着明显的音义对应关系,这提示这两个迄今认为是不同的语系的语言之间在史前时期可能有过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汉语词缀的性质与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缀(affix),是一种附着于词根的语素,附加式构词法是印欧语的一种主要的构词方法。同印欧语比较,在汉语复音词的发展过程中,复合式构词法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古代汉语中的词缀并不多见,我国古代语言学著作中也没有词缀这一概念。直至瞿秋白在1931年发表的《普通的中国话字眼研究》一文中全面引进词缀及其相关的术语,我国的语法学家才开始广泛关注并研究这一语法现象。  相似文献   
6.
7.
牛图腾文化为古代印欧语族群的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宽广的分布区域.由于中亚胡人的突厥化及其在人种和文化方面都与突厥语族群融为一体,牛图腾文化最终湮没不彰.从剖析这一文化现象入手,进而探讨古代印欧人种居民的地理分布以及牛图腾文化与狼图腾文化的融合.既有助于对印欧语族群历史文化的认识,也有助于对突厥语族群文化史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印欧语言研究的古典传统是和对语言的本质存在的探究联系在一起的.在早期的语言信仰中,人类思考自身存在的根本问题;在神圣的宗教经典阐释中,语言学形成了科学的分析系统;在词与物关系的本质论思辨中,孕育了欧洲语言人文主义的悠久传统.  相似文献   
9.
嚈哒人为大月氏人的后裔,语言属印欧语系东伊朗语支,最初居住在鄂尔多斯一带,战国末年主部徒居河西走廊。公元前2世纪上半叶西徙至伊犁河流域。后徙居阿姆河以北地区并向阿姆河以南发展。自5世纪后半叶开始为中亚霸主,其一支东进塔里木盆地,为当地的统治族群。自6世纪上半叶开始,沦为前突厥汗国的附庸。塞北嚈哒至晚自6世纪上半叶便开始了突厥化的进程,自8世纪末开始成为回鹘汗国的统治族群。维吾尔、裕固、乌孜别克等诸多现代民族中都融有嚈哒人的成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