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媒体融合了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的诸多功能,又具备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便携性、移动性、即时性、个性化等优势。手机媒体的诸多类型均表现出可观的应用前景,但在其运营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技术内容瓶颈、媒体融合困难、运营盈利问题和社会管理风险等,必须通过应用技术提升、传播内容丰富、运营体制改革、法律制度完善和媒介素养教育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徐进 《社科纵横》2005,20(5):177-177
服装表演作为艺术之林的一支奇葩,不断完善和提升着人们的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本文将具体阐释了服装表演的动与静、即时性、形式美的三方面特质,提出它是人的“第二肌肤”的完美呈现。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广义灵感论的本质和特点出发 ,即显意识、潜意识活动是由相关知识信息组合而成 ,突现于意识域中的即时性成果 ,根据其相对的创造性、存在的暂时性、连绵的突发性等特点 ,结合教学的实际 ,阐述了广义灵感论和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周斌 《职业》2010,(3):64-65
微博,也叫即时博客。一项最新调查显示,社会上目前约有69%的人关注微博,25.6%的人已经在使用微博,43.4%的人正打算启用微博。这种新兴网络交流工具由于具有即时性和广泛性的特点,迅速被企业的招聘者巧妙运用,成为又一招聘新渠道,但由此引出的纠纷也丑益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5.
有效筛选和利用课堂学习活动中瞬间生成的即时资源,发挥其有效作用对课堂教学是很重要的。当生成与预设不一致时,要么顺水推舟,要么给学生充分质疑的机会,通过探究解决学习的疑问。  相似文献   
6.
鉴于交通运输共享经济模式在广泛应用和迭代演化过程中,与既有产业和公共政策的冲突问题显现,对交通运输共享经济模式的概念和发展脉络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认为,既有共享经济概念围绕互联网技术对“闲置”资源展开配置,但与已知共享经济的理论预设明显不符,当前互联网信息搜集、存储和处理的强大功能,促使交通运输服务正在从及时性向即时性转变,有利于“闲置”资源在数量和质量方面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此,建议管制政策集中于以下方面:应从“完整运输产品”角度进行服务品质管制,要求互联网中的相关交易平台承担商业担保责任和连带责任;应对互联网交易平台的入口和流量进行资金安全监管等金融管制,要求相关企业承担新型业态对社会稀缺资源消耗的责任,对公共资源租金占用管制;应对交通运输设备设施使用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监管,确保互联网远程控制的安全;应完善市场竞争与退出管制,落实资本的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责任。  相似文献   
7.
集中连片地区的贫困问题在根本上是文化问题。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家庭和村庄是农民市场化的重要媒介,家庭、村庄与市场共同定义了转型时期的农民生活逻辑。贵州农村农民与家庭的关系以及农民与村庄的关系降低了当地农民进入市场的动力,从而孕育了维持型家庭的形态。具体而言,维持性家庭的形成主要源于“半工”与“半耕”双弱的家庭资源积累方式和即时性消费主导的家庭资源分配方式。农民家庭在整体上呈现出“低收入、高消费、低积累”的状态,家庭积累能力不足,家庭发展能力较弱。维持型家庭是贫困文化的结构基础。维持型家庭观与无压力的村庄社会阻隔了农民家庭劳动力的市场化,它不仅消解了农民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动力,而且稀释了市场化的压力。基于此,破解贫困的根本之道,在于重塑家庭再生产的目标,激活和释放家庭发展能力,打破贫困再生产的家庭模式。  相似文献   
8.
QQ联盟是师生自愿参加,利用休息时间,以匿名方式开展交流,通过互动聊天交流,沟通情感,享受写作的班级文学爱好者QQ群。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存这个群里感受到沟通的快乐,享受写作的快感,品味文化的醇香。QQ联盟具有即时性、趣味性、自主性、交互性、展示性等优势。  相似文献   
9.
扬州评话等说书艺术在心理描写方面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特定场合下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互相关联冲突形成"心理场",人物心理活动与其他人物的言行紧密关联,并与自己的语言动作紧密配合,富于即时性和特殊动态,形成对人物的生动立体刻画,展现出一种"不动之动"、"无声之声"的生活况味和艺术韵味。我们因而更了解各种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特点。这种"心理场"艺术使人们对耳熟能详的传统故事产生崭新艺术感受。评话艺人这种生动活泼的"心理场"艺术,与相对静止且冗长的心理描写构成鲜明对比,在中西文艺对比的层面上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以"呼唤新诗二次革命、推动新诗再次复兴"为理念,以"诗歌精神重建、诗体重建和诗歌传播方式重建"为内容的"新诗二次革命论"正在引起现代诗学界的热烈讨论.回顾近百年的中国新诗发展史,人们会发现,新诗已多次处于十字路口,面临许多几乎是周而复始的难题,焦虑于何去何从的选择.新诗处于十字路口,理论的重要性就凸现,理论促变成了普遍规律.在三大重建中,精神重建是新诗复兴的根本.这种重建的中心是:如何通过心灵性、内视性的通道去保持诗歌与社会、时代的连接,发挥诗的多向度的功能.在新诗关于"大我"和"小我"的长期争论里,"集体性的心理经验"是一个可以给予重视的可能性.在诗体建设上,如何把握新诗的"新",显然有误区.有人认为,新诗就新在随心所欲,不受限制.其实任何艺术都是被捆缚的艺术,艺术的美正是在捆缚中产生的.提升自由诗、给自由诗以审美规范,倡导格律体新诗、推动部分新诗的成形,增多诗体是新诗诗体重建的三个美学使命.在媒体文化语境中,新诗应当走出象牙塔,实现"还俗"的传播策略,通过公众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走向更多的受众,摆脱边缘化的尴尬,取得震撼性、即时性、持久性的传播效果.实现三大重建,是时代赋予21世纪中国新诗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