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4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厉以宁 《民族论坛》2002,(6):4-5,52
<正>加入WTO后,我们在工业方面有两大承诺。第一,关税率的降低。第二,领域的开放和准入。这两大承诺对工业增加了压力,工业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呢?首先,政府职能转换,着重在对企业的管理方面。有一个简单比喻,假定给你一堆沙子、一堆石头和一堆水泥,怎样把它们拌均,最好的办法是放在搅拌机里,搅拌  相似文献   
2.
万冬明  李红 《老年人》2008,(6):25-26
在2008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教授,就现阶段我国物价高涨、股市震荡、楼市拐点和奥运后经济等话题发表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再次吸引了人们关注的目光。作为一位年届八旬的经济学家,厉以宁以敢想敢说、观点犀利著称,也曾遭到社会上的种种非议。但他认为:“在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学家挨骂是在所难免的。但经济学家要秉持崇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以毕生的智慧和精力,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富裕作贡献。”  相似文献   
3.
新书推荐     
正《中国改革再出发》吴敬琏周其仁张维迎等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13年12月出版改革已达成共识,中国"必须也只能往前走,没有退路"。但在表面的改革共识后面,是深刻的分歧。未来中国的改革,问题重重,困难重重。吴敬琏、厉以宁、周其仁等著名经济学家和精英学者,回顾改革,前瞻国事,对改革动力来自何方、如何推进、如  相似文献   
4.
说起厉以宁在经济学上的成就,就不得不说到“股份制”。在第二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09)的学术民主投票表决中,以厉以宁为主要贡献人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理论”获得赞成票第一名。这表明了经济学界对这一理论的充分肯定。厉以宁回忆,“股份制”的产生缘于一次重要的会议。  相似文献   
5.
《领导文萃》2009,(17):9-10
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现在经济复苏主要看四个先行指标:一是用电量,二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三是公路上货运车通行量,四是厂房闲置率。这四个指标中最容易起来的是用电量,因为除生产用电外,还有社会用电。看这个指标主要看一段时间内工业用电量是不是能上去。  相似文献   
6.
2013年3月1日,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厉以宁出现在两会会场,一条蓝色大围巾,一顶黑呢子小帽,微笑着向每一位认出他的工作人员点头致意。虽然已年过八旬,但是其演讲常常配合有力的手势,气势凌厉不下年轻人,他在不同场合呼吁“创造”,阐述了科技与“改革红利”的关联,重申对中国经济“有信心”。  相似文献   
7.
郭晶 《人才瞭望》2009,(11):38-39
据《中国财经报》8月1日报道,当前的就业情况并没有好转。日前,在2009中国财会论坛上,经济学家厉以宁说:“中国农村还在释放劳动力,城乡一体化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会一直存在。”但在厉以宁看来,就业问题也有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8.
新书推荐     
《领导文萃》2014,(14):132-133
正《时论中国02》厉以宁等主编工人出版社2014年2月出版本书是《时论中国》系列丛书之二,分别辑录了主题、延伸、名家观点三个板块,以长短相间、相辅相成的形式,尽可能地为读者奉献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既有长论又有短评的鲜活时代思想记录。书中选择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和"两会"中人们最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焦点事件,梳理来龙去脉,剖析背景原因,分析趋势走向,提供应对策略,同时为读者提供一种解剖事物、辨析事理的方法。书中提出,"大改革"将在短期通过信心重振、"创造性  相似文献   
9.
10.
未定稿     
《领导文萃》2015,(7):136-138
厉以宁:高投资未必会高就业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就业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一个重要的问题,投资应该更多地放在产能短板上。在适度投资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结构问题,不一定都要国家投资或者国有企业投资,要扩大民间资本的投资。他认为,"除了靠民间资本外,还要靠政策把中等企业、小微企业调动起来。让更多的人能够来参与创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