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32篇
劳动科学   20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75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187篇
社会学   1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衡的先审原告思想,在《蜀僚问答》中有五个部分进行专门的表述,即保富之道莫要于批驳呈词先审原告;收呈时先讯原告之法;先审原告取供之法;先审原告取结之法;审原告例有专条。刘衡的先审原告思想,是以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大清律例》为依据的。对于刘衡个人的先审原告思想进行研究,对于研究清代的州县社会状况,也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程伟 《社区》2002,(2):16-17
2001年4月17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理达了一份民事判决书撤销上海市某区法院的一审判决,被告某区中心医院赔偿原告潘先生各项人身赔偿费15.6万余元。一场打了4年的人身损害赔偿官司,终于在新世纪的第一年有了结果,法律还了患者一个公道。  相似文献   
3.
本文立足于我国实施行政诉讼法一年来的客观现实,从行政诉讼的原告、被告、行政审判饥哭及律师等多个角度具体分析我国行政诉讼法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作者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立法精神及行政诉讼的基本理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公益诉讼的程序难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公益诉讼的败诉现象,可将其归于观念和法律制度原因,这两个原因使公民无法成为公益诉讼的原告。本文提出应针对不同类别的公益诉讼分别适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程序,并在行政诉讼程序中将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同时赋予公民和检察机关。  相似文献   
5.
梁女士在为村委会干活期间,被村民的狗咬伤,梁女士起诉要求村委会赔偿损失。法院判决被告某村委会赔偿原告梁女士各项损失  相似文献   
6.
“夫妻共同债务”与 “连带债务”在债务发生原因和债务履行上存在差别,对其进行诉讼时,诉讼形式应为固有的必要共同诉讼。当债权人仅起诉名义举债人一方时,可能构成诉讼被告不适格。借鉴德日诉讼要件理论,法院可以对当事人适格问题进行“职权调查”,但所采用的诉讼资料应遵循“辩论主义”。在此基础之上,应明确法院的释明权适用情形,即通过对已经参加诉讼的当事人进行释明来改变诉的不合法状态。若因法院在此审判阶段释明权适用不到位,而最终不合法的诉获得了无法顺利执行的实体判决,债权人想要获得圆满救济仅能依靠再审。  相似文献   
7.
2011年7月28日,河南省安阳县法院审结了一起确认收养关系纠纷案,一审判决原告孙老太与被告王书印之间的收养关系无效;被告王书印适当给付原告孙老太补偿款1万元。  相似文献   
8.
案情回顾: 原告王云天系某煤矿公司员工,于2009年开始在该煤矿工作,工资按月发放,发放方式为本月工资于次月15日前以现金形式发放.2012年7月30日,某煤矿公司因经营成本较高效益不好而停产,2013年8月19日,该地政府发出通知,对某煤矿公司实施直接性关闭.停产期间王云天未向单位提供劳动,双方未解除劳动关系,王云天也未重新就业.2014年7月14日,王云天提起劳动仲裁,请求单位按当年该市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其停产期间工资36 480元,劳动仲裁委以其请求不属于受案范围为由决定不予受理.王云天遂诉至法院.  相似文献   
9.
吕辉 《社科纵横》2014,(2):83-86
环境保护民事诉讼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保障,而原告资格问题已成为环境保护民事诉讼的最大障碍。纵观德国、美国等国家的环保公益诉讼立法和司法状况,进一步扩张环保诉讼原告的资格已成为必然趋势,因此,从拓宽环保民事诉讼机能的视角看,在民事诉讼法以及环境保护法修改时,十分必要扩张环保诉讼原告的资格。同时,为避免诉权滥用,也应适度规制。  相似文献   
10.
对于利益主体来讲,一般情况下,利益归属于谁,就由谁代表、谁行使;在某些情况下,利益却由利益归属主体以外的他人代表、他人行使。这就是实践中利益归属主体、利益代表主体和利益行使主体三者"一致"与"分离"的现象。利益归属主体、利益代表主体和利益行使主体三者的"分离"现象更是公共利益主体的常态。与此相适应,不管是个体利益还是公共利益,利益主体都可以划分为利益归属主体、利益代表主体、利益行使主体。这种分类法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还可以运用到行政公益诉讼中检验检察机关、社会团体和特定公民的原告资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