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13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58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孔孟儒学,我们应“吸其精华,去其糟粕”。新文化运动中,激进民主主义者反对北洋军阀尊孔复古,没有揭露北洋军阀的反动本质,却提出“打倒孔家店”,不加区别地将儒学一棒子打死,这是不科学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对东西文化的片面态度,使得运动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且对以后的学术研究、思想文化建设以及社会道德观念都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义和团运动中“反清复明”——“扶清灭洋”——“扫清灭洋”三大革命口号的具体分析,阐明义和团战士的三次历史行为并确立其在中国农民革命斗争史上的历史地位,为进一步认清义和团反帝爱国的斗争性质及其伟大历史作用提供一个比较新颖的视角空间。  相似文献   
3.
正所有品牌都在期待消费者认同,并且希望这种认同来源于品牌文化,因为文化更具有高认知度、忠诚度与强黏性,能深度影响消费者的真实意愿。可以说,我们每天都会在印刷品或者网络等各种媒体上看到无数的广告语和品牌标语。确实,有一些广告语已经在我们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但是更多的部分只是来去匆匆,无人问津。其实,好的品  相似文献   
4.
文艺界"两个口号"之争中对立的主角鲁迅与周扬在文艺思维上基本上属于两类不同的模式:周扬偏向于将一切归纳于某个单一的、普遍的一元原则的"刺猬"类模式,而鲁迅倾向于多元的、漫射的离心式的"狐狸"类模式。思维模式的不同是鲁迅与周扬在"两个口号"中产生冲突的深层次原因之一。辨析鲁迅与周扬两人的文艺思维模式既是对"两个口号"争论原因的多角度探讨,也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史新的解读与观察,还可以吸取不应该遗忘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5.
长征标语口号作为红色文化的代表,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理论成果的形象表达,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民族呈现。作为党和红军在艰苦革命环境中坚持宣传的历史见证,长征标语口号承载了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了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新时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生动素材。新形势下,需要通过激活长征标语口号的红色基因、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作用,借鉴长征标语口号的语言艺术、构建人民大众的话语体系,运用长征标语口号的传播媒介、塑造主流舆论的新型格局等措施,以更好地实现长征标语口号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6.
纪念“五一口号”,不能回避毛泽东1947年11月30日的电报和斯大林1948年4月20日的复电。能否像米高扬说的,由于斯大林的电报,中国共产党才改变了对资产阶级政党的政策?实际上,联合各民主党派组成联合政府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一贯主张,是中共的纲领。毛泽东的电报实际上是表明要与苏联站在一起,摸了斯大林在政党问题上的底。而斯大林即获得了很大的满足,从而改善了中苏关系。斯大林的电报推动了中共加快新政协的步伐是有历史意义的。但这种意义是有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只能是中国的产物,只能是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共同选择共同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2007年国家人口计生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在全国开展清理规范更新人口计生宣传标语口号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次清理、规范、更新人口和计划生育标语口号的工作,引起了国内和国外的强烈反响,成为中国政府执政理念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何将清理、规范、更新人口和计划生育标语口号工作的效益最大化,推动此项工作可持续向纵深方向发展,更好地推动人口计生工作成为人口计生宣教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两个口号"论争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争论时间最长的一桩学案。从1934年周扬提倡"国防文学",到1988年中共中央为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的胡风彻底平反,"两个口号"论争在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发展进程中一再成为文艺运动的聚集点,因这次论争而导致的"周扬派"与"鲁迅派"的分化在左翼文艺运动和建国后的文学史上演绎了说不尽的恩怨沧桑。周扬是这一学案的主要当事人,从左联解散,到延安整风,再到建国后的历次文艺运动,他的命运沉浮始终与"两个口号"论争息息相关。虽说周扬的一生就是一部活的"左翼文艺运动史",但实际上,周扬一生的文艺活动都深陷于"两个口号"论争的历史纠纷而不能自拔。半个多世纪以来,关于"两个口号"论争,要么是从路线斗争的角度用政治批判方式解决文艺问题,要么是从宗派观念的角度纠缠于历史的或个人的是是非非,这两种途径都无法真正解决"两个口号"论争的矛盾冲突。新时期以来,随着意识形态的淡化和个人恩怨的消解,从文艺理论上确立"两个口号"论争的对话与潜对话状态,是解决"周扬派"与"鲁迅派"历史矛盾的正确途径,也只有从文学理论意义上寻求对话的基点,才能使"两个口号"论争的理论遗产转化为建设性的文学资源。  相似文献   
9.
《四川统计》2010,(9):9-11
成都市:公益宣传力度大 2010年9月8日,成都市人口普查办公室、市委宣传部组织召开了宣传工作协调会,专题研究落实近期人口普查重点工作。初步拟于2010年10月1日至11月1日每日在多家市级主要新闻媒体头版及黄金时段刊登和滚动播放人口普查宣传口号及公益广告,  相似文献   
10.
吕钟 《山西老年》2009,(8):16-17
张明乾是晋南夏县祁家河人,上了年纪退休后,思乡的情结也越来越重,过几年就要回老家看一看,转一转。60年的沧桑巨变,他不仅对城乡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变化感慨万千,而且对乡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