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诗经·甘棠》历来都被认为是一首赞美召公之德的诗作。关于甘棠故事的解读,从西汉初期的"巡行乡邑"在甘棠树下"决狱政事",到西汉中期的不妨农事、"为民爱力",再到东汉时期的"听男女之讼",历代经学家的注疏存在着历史的层累叠加。总的来看,"召公之德"包括三方面:首先是他为二伯能居上下位,与民众直接交流并深得民心;其次是他施善政,"巡行乡邑"使民得以乐业、使官得以行法、使"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最后是他"为民爱力"、不妨农事、爱民如子。这些都是召公行文王之德,教化南国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朱绍侯 《南都学坛》2007,27(3):24-28
周公、召公在武王灭商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武王逝世后,成王年幼即位,周公践阼,行政当国,召公任太保,为周公的助手。周公、召公“分陕而治”、“东征平叛”、“创建成周”、“教导成康艰苦创业”,为周初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促成了“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年不用”的“成康之治”兴盛局面。实际上所谓“成康之治”,就是孔子所赞颂的“周召之治”、“周召之业”和“周召之迹”。  相似文献   
3.
《关雎》诗解辨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照礼乐制度及相关文献材料,<关雎>当作于周召分陕而治时期.<关雎>本义应从主题义与主旨义两个层面来理解.<关雎>蕴涵着对殷周交替时期的淫乱风气与抢婚习俗的批判并确立了妇德观.<关雎>诗用发生过三次大的变化.<毛诗大序>释义准确而后来诸说多有误解.  相似文献   
4.
《诗经·国风·甘棠》云:"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西周初年,召伯(尊称召公)与周公分陕(今三门峡市陕县)而治,政绩卓著,惠政于民,留下了甘棠遗爱的佳话。《甘棠》为何一歌三叹,反反复复地咏唱"蔽芾甘棠"?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燕召公世家》中得以诠释:"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  相似文献   
5.
王进锋 《唐都学刊》2008,24(3):57-60
<保卣>铭是有关西周历史的重要材料.过去很多专家对其进行了考释,但争论仍然很大.本文在详细考证了铭中的几个字之后,认为其讲的是周成王让官员保到诸侯国收取贡品的事.<保卣>将成为研究西周贡纳制度的重要史料.<保卣>的作器者保不是召公夷,也不是明保,而是一个名叫保的负责收取贡品的普通官员.<保卣>带有商器的特点是文化的一种传承.  相似文献   
6.
7.
召公封燕及其这一问题的研究是燕国历史和燕文化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根据大量考古资料,主要是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和一大批青铜器铭文的发现,结合史籍的有关记载,特别是北京琉璃河考古发掘的成果,可以确定,西周燕国的建立是在商代子姓燕国的基础上建立的,西周燕国的历史始于召公奭之封,地点在北京琉璃河董家林古城,时间在公元前1042年.召公封燕的确定对燕国历史和燕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赵雅丽 《唐都学刊》2005,21(3):74-78
周初历史上,在政治地位、历史功绩、德政思想对孔子和儒家影响方面,与周公影响齐名的还有一人,就是召公.<诗经·召南·甘棠>对召公德政爱民的记载以及上海博物馆楚简<孔子诗论>中孔子反复对<甘棠>思想的申说,都表明孔子对召公的敬仰、对召公德政的怀念,以及召公对孔子及儒家思想文化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召公的事迹和思想主要记载并反映在《诗经》、《尚书》等儒家文献中。这些文献所记载的召公形象倾注了孔子及儒家的精神内涵,所反映的召公思想对孔子及后世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韦兰海  王懿冰 《学术月刊》2022,(10):189-199
对于近五千年以来东亚地区古今人群的演化历史,此前的分子人类学研究获得了一些成果,受到了学术界和公众的关注,但其中也有不少模糊、偏差或错误之处,引发了很多争议。当前,分子人类学研究使用的基础数据的时空分辨率已大幅提高,如父系谱系树的分辨率已细化到约70年,已经可以识别出有族群特异性和家族—家支特异性的父系遗传支系。此外,古DNA数据也在快速积累。生物人类学的精细遗传谱系及文化人类学的概念和理论有望与历史学研究结合,应用于微观议题的研究。以爱新觉罗家族及觉罗哈拉的起源与元明时期女真部族的变迁与兴起过程和召公与文王家族是否晚近同源、其商文化传统来源与姬周部族内部多样性这两个议题为例讨论其可能性和方法论,期待对多学科的深入合作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