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尚可喜的人生旅途中,叛明归后金一直是一个学界争论的话题,无论是赞成,或是反对,都必然探讨其叛明归后金的原因。本文在综合众多史料的基础上,从明与后金双方政治、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双方的优势和劣势,分析尚可喜叛明归后金的原因,并指出尚可喜一生中的重大建树。  相似文献   
2.
各地方言对于普通话常用词“漂亮”有各具特色的巧言妙说,陕北方言亦不拿“漂亮”当“漂亮”,而是有“俊”、“奴”、“可喜”、“袭人”、“骨香”、“拴整”、“靓”等多种说法。文章对此进行了逐一考察并分析辨别,以示陕北方言词语丰富有趣的表达形式、效果和文化韵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都可喜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血管性痴呆患者4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治疗组服都可喜,每次1粒,每日2次;对照组服尼莫地平,每次20mg,每日3次.疗程均为半年.用药前及用药后每6周给予简易智能痴呆量表MMSE、Blessed行为量表(BBS)评分.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得分情况.结果:都可喜治疗组总有效率82%,尼莫地平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MMSE、Blessed量表得分情况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都可喜治疗VD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仁寿寺在佛山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清代佛山五大丛林之一,也是佛山老城区内硕果仅存的古刹。仁寿寺始建于清初顺治年间,后又屡次重修。民国时期,在多方合作下,仁寿寺得以兴建一座如意宝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仁寿寺被重修,面貌焕然一新。仁寿寺的历史沿革,一方面反映了清代以来佛山佛教发展的历史轨迹,另一方面说明了佛教的发展必须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可喜作为明清易代之际的风云人物,其身上汇集了许多争论的话题,最突出的是其叛明归后金、镇压农民起义、与吴三桂叛乱的关系三个问题。对这三个问题,长期以来,由于认定标准不一等原因,一直存在争议,从而影响到对尚可喜的评价。本文立足于史实,力求全面、系统地辨明是非,还尚可喜一历史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6.
近五年我国土司历史文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业内研究实际,从土司区的变动、土司政治文化结构、土司贵族的生活方式、土司政治文化互动及土司文化开发利用等五个方面对2002年至2006年有关土司历史文化研究论文进行了述评,认为近五年来,中国土司历史文化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  相似文献   
7.
可喜是明末清初的重要人物。从1623年到1634年他一直为明朝东征西杀,立下了汗马功劳,官至广鹿岛副将。尚可喜是忠于明朝的,功不可没。他背叛明朝不是其主观因素决定的,而是明朝当中的一些势利小人出于个人的私怨逼走了这位忠臣良将,完全把他推向了清朝方面,使他为清朝出生入死,成为清朝的开国功臣。从他归附清朝来看,他有他的特殊情况,不能将“汉奸”之类的称呼加在他的头上。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电视音乐随着科技、社会的进步在飞速地发展,表现手法和形式更加先进、多元;而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大力开展,电视音乐中开始更多地融入民族音乐元素;同时CCTV音乐频道在提高电视音乐文化含金量方面做着有效的探索,这些现象都是可喜的,对于繁荣电视音乐文化、提升电视音乐中民族文化含量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康熙年间,平南王尚可喜到京述职,皇太后赏给其母一件薰貂领花绸锦袍。尚可喜为二房所生,大房所养,也就是说他有生母和养母两位母亲。两位老太太都想得到这种风光,吵得不可开交。尚可喜左右为难,只得拟个奏折,如实禀告两位母亲争执不下,把皇太后的赏赐退回。幕僚金光看到奏折后,连叫不妥,认为把两位母亲争执太后的赏赐禀告上去,有失尚府体面。他思索片刻,提笔把“争执不下”改为“礼让不迭”。这一改,把两位争风吃醋的小气女人塑造成知书达礼的贤德母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