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7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46篇
社会学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英语习语的几种主要的翻译方法 ,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习语翻译中的困难。运用直译法可以尽量保持原文的民族形式和风格 ;运用修辞法等其它方法可以避免字字对译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同义形式这种语言形式多种多样 ,运用也十分普遍 ,无论在教学中还是在写作中都时常遇到 ,因此就同义形式的种类、同义形式的价值以及同义形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作了初步的探研  相似文献   
3.
针对同义复词历时演变的特点,本文提出"同义并列复用结构"这一概念,并且以典范文言文为载体,从各方面对同义并列复用结构的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以便引起我们对它的足够重视及正确把握.  相似文献   
4.
同义关系的构成有的源于相同、相近的本义,有的源于词义引申,有的因为词义转移。同义词对应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词义的发展变化而不断重新组合。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同义变换分折”的方法,对现代汉语句式进行了周遍性变换分析,归纳出了现代汉语的同义句式,并说明了一些句式的修辞作用以及构成同义句式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前,语法学界对汉语同义并列式双音词构词法的分析只到"并列"为止,没有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两个语素是怎样的并列状态。笔者认为同义并列式双音词的两个语素地位并不是绝对平等的,据此,可以把不平等同义并列式双音词分为三种类型———后限定式、前限定式、附加式。前、后限定式的不平等同义并列分别与偏正、动补结构在表意上具有相同的作用,这种跨结构的表意上的一致性,归根到底是为了适应汉语双音化和表意精确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同义复词是古已有之较为特殊的语言现象,对汉语词汇系统和语义系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词的复音化是汉语演变的一条重要轨迹,了解同义复词,对汉语规律的探索、古书训诂和辞书的编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已有的语文词典,如《汉语大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其中的同义复词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语文辞书在同义复词的收录原则、释义方法和编排处理等方面都缺乏理论指导,存在同义复词的释义错误、义项遗漏、词条失收、书证滞后和孤证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语文辞书的质量和声誉。《同义复词研究与语文辞书编纂》一书是训诂学与语文辞书研究的新成果,它不仅拓展了同义复词的研究空间,并对语文辞书的修订与编纂提供了新的视角。该书具有如下特点:一、框架明晰,体例严谨;二、内容详备,广征博引;三、论证精审,创见迭出;四、学风严谨,著述规范。  相似文献   
8.
对名词性同义反复话语分别从语法、语义、语用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并引用心理语言学的实验阐明对同义反复语的理解既需要常规知识,又需要依靠语境。同义反复语的含意是可以推导的,其推导机制可以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转喻理论来加以阐释。同义反复语的理解需要运用转喻推理。  相似文献   
9.
同义结构有语言体系中的同义结构和言语表达中的同义结构之分。修辞中的同义结构是一种言语现象 ,涉及到语境、语体等多种因素。将同义结构放在言语活动中进行考察 ,分析其特点 ,探讨其运用规律 ,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同义之词多并列,是古人行文的一个重要规律,也是双音节词最为习见的组合方式。同义复词作为古代汉语中一种普遍而又特别重要的的语言现象,可以由同义并列结构中的已知成分的意义推知另一成分的未知意义。本文就《汉语大词典》中的同义复词"贪鄙"、"咨访"予以辨析论证,以供将来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