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21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29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237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译的语言学理论将翻译提到科学的高度加以描述,可以说比传统理论前进了一步。但是如果因此而否认了翻译的艺术性,就无法阐明翻译中的许多问题。翻译的艺术性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形式表现、异质同构和艺术冲动。  相似文献   
2.
通过随机抽取的语例分析,可见韩少功《马桥词典》的语言风格,具有“乡”气扑鼻的朴实美,同构连用的繁丰美,而这些特点的形成,与作者的社会阅历和文化接受有关。  相似文献   
3.
汉末男性诗人以女性为情感载体来抒写自我生命痛苦的写作用意,应与他们的处境和心态密切相关。在混乱的政局中经历了期盼、失望、绝望的心路历程之后,他们的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具有与女性心理同构的新特点。这恰恰彰显了汉末男性诗人摆脱心灵困境时的自我突围意识。  相似文献   
4.
从文学事件及其社会历史影响的角度来看,对于"萧也牧创作倾向"和他的小说<我们夫妇之间>的批判,要害在于开了当代中国文学史上文化问题政治化解决的先例.这一点已成为研究者的共识.但从精神文化史的角度看,"萧也牧创作倾向"的相关作品以及对它们批判和鸣冤叫屈等一系列历史现象之间,实际上存在着一种被忽略了的悲剧性的意味.  相似文献   
5.
正确的产业发展定位是都市圈经济腾飞的保障。一定程度的产业同构和错位竞争,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优势和区域间的优势互补,苏锡常都市圈应跳出各自为政、相互竞争的圈子,在区域内整合资源,优化资源,实现区域共同发展,形成长三角地区有强大竞争力的次级都市圈。  相似文献   
6.
王安忆的“三恋”及《岗上的世纪》以女性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大胆地展示了女性生命本真图景,感同身受地道出了属于女性自己的真实心声,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其女性意识又不免染上了男权话语的色彩,形成了“双声”同构的两性话语共生的现象。本文主要从作品的结构安排、形象塑造、叙述策略等方面加以论述,并分析其形成的背景、原因及对作者创作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骆晓戈 《老年人》2014,(4):27-28
正真快,孩子就快成家了。我不知道别人家的儿女要成家的时候,做父母的有什么感想。至少我是既有一种喜悦同时又有一份失落。今后去看女儿,去探亲,将不是我们一家的团圆,而是两个家的相处。在中国,父母们很早就开始为儿女成家操心,包括攒钱给孩子买车买房。在这一点上远不像美国的父母们那样的洒脱,说好了,儿女养到十八岁,你是成人,做父母的真的什么都不管,自己贷款读大学,以及念硕士博士也是你自己的事情。学费自己找,更何况结婚成家,更是自  相似文献   
8.
林闽钢 《阅江学刊》2023,(2):94-101+173
民生是中国独有的概念,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民生保障制度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组成部分,成为“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用自主构建的民生保障制度作为中观概念,上连社会建设,下连“民生七有”相应的制度和实践领域,新时代民生保障话语体系得以全面贯通。“家国一体”是民生保障话语体系的底色,可以进一步从家国同心来理解民生保障的目标、从家国担当来理解民生保障的原则、从家国温情来理解民生保障的管理及服务。民生保障话语体系继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人民性渗透于民生保障话语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之中,具有很强的凝聚作用,决定了其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我国博物馆数量在不断增多,"艺术同构"理念在其中的运用,促进了博物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博物馆公共教育中的"艺术同构"理念,基于此,期望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超 《江西社会科学》2019,39(2):133-140
同构叙事是史诗中常见的一种叙事模式,其往往通过隐喻或象征手法,使故事情节与神话传说及历史现实相互重叠、交错,形成一种循环往复的效果,从而为变动不拘的日常世界提供合理化解释。古英语文学经典《贝奥武甫》正是这类作品的重要代表,史诗基于神祇、英雄、凡人三种类型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不断确认了"诸神的黄昏"这一北欧神话的母题,而主人公贝奥武甫则成为联系各条叙事线索的结点。通过对北欧神话以及早期斯堪的纳维亚历史上由多神教向一神教、军事民主制向君主制的转变进行隐喻性的呈现,文本与神话及历史之间构成了一种广义上的同构关系,成为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