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13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46篇
管理学   176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216篇
人才学   138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1266篇
理论方法论   183篇
综合类   6530篇
社会学   569篇
统计学   2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296篇
  2014年   555篇
  2013年   554篇
  2012年   662篇
  2011年   778篇
  2010年   746篇
  2009年   682篇
  2008年   772篇
  2007年   617篇
  2006年   531篇
  2005年   413篇
  2004年   357篇
  2003年   293篇
  2002年   263篇
  2001年   226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地产权结构是搭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与宪法秩序有效链接的重要桥梁.从农地产权结构变迁的视角看,我国传统土地增值收益的国有化机制实际在很大程度上符合1982年宪法所确立的社会主义地租国有原则及地利共享秩序.然而,由于宪法土地条款一开始就被注入了地利分配具有倾向性的思想基因,长此以往便忽视了农民作为整体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另一半宪法秩序".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国家进行了"同地同权"、赋权于"民"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其实质是宪法秩序的延续而非替代,我国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主要机制仍是征地补偿制度.要实现我国土地增值收益的公平分享,必须回到社会主义"国家—集体"一元论的完整地利共享秩序中来,并遵循实质平等的要求,通过以"人的城镇化"为目标对区片综合地价进行限定、采取倾向于农村及农业发展的"土地财政"政策、打破城乡户籍二元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案,推动农民全过程参与、共享土地利益.  相似文献   
2.
现在多数外语课堂大多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中心,而二语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因此,外语教学应该遵循这一规律。本文选取了二语习得中的输入理论和输出理论进行介绍,分析了二者与德语课堂的关系,进而推出二语习得理论与德语课堂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探究公示语言语行为以言成事的语用翻译策略,构思出言语行为的多元框架结构,展示语用理论对公示语翻译策略的动态阐释力。  相似文献   
4.
移动终端辅助零起点三语习得已成常态,但习得者的自我效能感有待提高。增强三语习得者自我效能感的前提是母语思维模式的弱化和二语习得习惯的摆脱。输入习得效能通过降低习得者的情绪唤醒、增多个人成功经验由习得者自主促成,输出习得效能要依靠教师的言语鼓励和增设替代性经验设置。  相似文献   
5.
当代社会主义文艺是"未来—理想性"导向、"人民—总体性"导向、"艺术—综合性"导向的结合,其主流价值观意在凸显超越实然的应然层面,避免无政府主义、极端相对主义和各种层面的虚无主义,这要求我们在评价时区分"主流"与"支流"、"末流"及"不入流",建构主体性与文化自信,进而达到"规范性共识"与"多元价值论"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浑言则同,析言则异"要根据语言的实际运用情况加以分析。有一个限定性义素不相同,可以是近义词,也可能是同义词。同义词形成的一个原因是一些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词义相同的词进入到同一个语言系统中。反义词如果只是词义相反,而在语言运用中不作反义使用,就不是严格的反义词。  相似文献   
7.
委婉语是英语语法上重要的修饰方法和语言现象。本文从探讨英语委婉语的概念出发,详细阐述了英语委婉语所包含的内容。接着笔者又深入分析了英语委婉语的功用并就其基本特点做了系统的论述分析。最后,针对委婉语的应用问题,笔者做了观点性和理论性的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和世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我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加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委婉语,作为语言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与一国的历史、习俗、思维模式、价值观、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合理、正确地使用委婉语,已经成为个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从委婉语的内涵和功能入手,对中英委婉语进行对比分析,并从不同的历史背景、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这三方面来探究中英委婉语区别的成因,将有利于避免由于意识形态、经济和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误解,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国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5,(8):250-256
在非目的语环境下汉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自身因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非目的语环境下,提高学习者汉语水平,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转变传统观念,走出"汉语难学论"的误区;二是重视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突破传统工具论语言观的局限;三是加强语言共时对比,避免负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