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2篇
社会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宋名臣杜衍是历史上一位难得的好官。他出身于官宦之家,九世祖杜佑是唐朝名相,父亲杜遂良在宋太宗时任尚书度支员外郎。但杜衍尚未出世,杜遂良便英年早逝,母亲生下他以后在他很小的时候便改嫁河阳,杜衍由祖父抚养长大。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30岁的杜衍进士及第,在朝中曾任御史中丞、刑部侍郎、枢密使等职;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拜相。杜衍为官清正,以善治狱闻名。  相似文献   
2.
3.
古代养生家认为睡眠是调养身体的关键。唐代药王孙思邈在起居方面强调:“起居有常度”,“卧起有早晚”,晚清名臣曾国藩多次强调,养生要在“眠、食”二字上下功夫,他说:“眠所以养阴也,食所以养阳也。”那么怎样改善睡眠呢?听侯老师慢慢道来:  相似文献   
4.
清朝雍正时期涌现过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如大学士张廷玉,以及封疆大吏鄂尔泰、李卫、田文镜等。他们各施所长,使略显颓势的清王朝重新走上正轨,为乾隆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一代名臣。如果仔细察看一下这些人的经历,便可知道,他们在康熙朝皆还是默默无闻,正是由于雍正皇帝能察贤辨才,并避其所短,用其所长,敢于把他们提拔到重要的岗位上,使他们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其中,雍正帝大胆起用李卫,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5.
左宗棠治水     
草丛 《老人世界》2020,(2):10-12
想必大家对“大禹治水”这个历史典故早已耳熟能详。其实,纵观中国历史,不少名人都曾致力于水利建设并作出了卓越贡献,左宗棠就是其中之一。左宗棠生于1812年11月10日,卒于1885年9月5日,字季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左宗棠作为晚清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除了敢于同外国入侵者坚决斗争、维护国家利益之外,还从国计民生出发,除水患、兴水利、保民生,发展社会生产。  相似文献   
6.
王启才  潘霖 《江淮论坛》2012,(6):152-158
蔡邕是东汉文史大家,其奏议现存23篇。较之碑文与辞赋,蔡邕奏议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本文从论政、议边患、荐贤才、陈下情等方面探讨蔡邕奏议的思想内容,从借灾异进谏、论理切直,抒忠愤之情、显不平之气,引经据典、辞藻华美,文风典雅、结构严密等方面,论述了其文学特点,并对其贡献与不足作了评述,以期对蔡邕与东汉奏议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
制诏奏议是李德裕文章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辅佐唐武宗成就"会昌中兴"之不朽业绩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李德裕以文章德绥回鹘,以文章智平泽潞,这些文章收录于〈会昌一品制集〉.〈会昌一品制集〉见证了李德裕讨胡平叛的整个过程,是文章治天下的范型,显示了李德裕卓绝的"文章之功".  相似文献   
8.
民族英雄、清朝后期军政重臣左宗棠因为收复新疆的重大贡献而被国学大师梁启超誉为中国“五百年来第一伟人”,美国副总统华莱士对他的评价甚至更高。他还为防止当时中国社会的另一次可能发生的大动荡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自学龄而至颓龄,余始终纠结着自家乡迄西的一条以黑色为信仰对象的地名,特别是水名——清江、黔江、乌江、简称黔的贵州……并伴随着一条并列的以白色为信仰的相应地名——酉水、白水、酉洞(卯洞)……这条文化线上的人物、事件及其他相关文化事象,都无不引起我的省思。拜读石朝  相似文献   
10.
成春到 《老友》2011,(3):43-43
我国铸造铜元始于光绪十五年。当时,任两广总督的晚清名臣李鸿章,为了缓解钱荒,率先下令在广东试铸新式无孔铜元,并在广东一地试用。由于铜元有铸造方便、式样新颖、图案精美、轻重适中、便于携带等诸多优点,所以广受商民欢迎,不仅奇迹般地缓解了钱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