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47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58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语是语言履行交际职能的最直接的方式,而口语语言的表达尤为重要。我们在接触英美口语时,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英美人很善于使用语言的委婉与强调这两种表达手段。根据交际目的的不同,抑或语气色彩淡雅,委婉含蓄,娓娓动听;抑或语言色彩强烈,锵铿有力,落地有声。这一弱一强,一暗一明的交替使用,使英美口语刚柔相济,相得益彰。这样既加强了交际效力,又增添了英美口语的魅力。 下面,笔者分别从委婉和强调两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杨慎在哲学上主张"合性情",反对将"性""情"割裂来谈,同时又强调"以性统情",使情欲在性的指引下得到合理发展与满足。杨慎"约情合性""缘情绮靡""含蓄蕴藉"的诗学主张便是这种"性情"观的体现。他还以自己的创作部分地实践了这种诗学观念,从而形成一种"秾丽婉至"的诗风。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促成了中国大众小说的诞生,并出现了一批兼有文学性与商业性双重价值的文学作品。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大众小说聚焦城市与城市中的人,有明显的商业动机与娱乐功能。这也因此造成了这类小说文本中典型人物的缺席与含蓄美的削弱,淡化的启蒙意识在文字间若隐若现。  相似文献   
4.
在言不尽意、立象尽意观念的作用下,中国古代文人推崇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境界,形成一种朦胧雅致、含蓄隽永的美学风格和"隐、遮"的美学特征,这也造就了中国诗歌之"隔"。本文将从"隔"之意、"隔"之源、"隔"之度、"隔"之美这几个方面综合评析"隔"的非凡魅力。  相似文献   
5.
流沙 《社区》2014,(36):56-57
常人的性情可以通过言谈窥见一二,名人当然也不例外。事实上,名人的性情更为突出,或沉着冷静,或机智敏锐,或坦荡风趣,或幽默含蓄……其性情的显露,往往在简短的交流之中。  相似文献   
6.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诗对“明白清楚”之风的反拨中,废名是典型代表.他的诗注重暗示、曲折、含蓄,被认为晦涩难懂.不仅他的诗如此,他在重新考察古典诗传统时重新认同传统中的“含蓄”质素,形成对传统的再发现,亦是对自身诗歌创作经验的再发现.  相似文献   
7.
小说的艺术魅力在于它的话语蕴藉的意义丰富、余味无穷.黄咏梅小说<契爷>的丰富社会话语蕴藉和女性话语蕴藉,是以含蓄的蕴藉形态表现出来的.可贵的是,黄咏梅作为一个年轻的女作家,能够超越女性的身体写作和欲望叙事之外,反思女性与历史、社会和时代的关系,在更广阔的背景去考察女性作为一个独立主体的精神成长史.从女性性别平等的诉求中,我们看到年轻一代的女性作家对性别关系处理的理性和宽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卞之琳的诗在继承我国古诗和借鉴西洋诗的基础上形成了独自的风格 ,他和其他诗人一起推动新诗从早期的浪漫主义 ,经过象征主义 ,到达中国式的现代主义。他对新诗艺术做出的贡献 ,是我国新诗界的一笔宝贵财富 ,值得珍惜借鉴。  相似文献   
9.
含蓄生成于深厚而坚实的哲学基础、美学基础、社会生活基础和语言物质基础之上。言与意的矛盾为含蓄的生成提供了前提,含蓄的生成使言与意在矛盾的运动中达到辩证的统一;含蓄给人以强烈而持久的美感,含蓄之美与人类的审美心理同态对应;含蓄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具体的生活情景密切相关,文艺创作反映社会生活需要讲究含蓄;含蓄通过一定的语言物质材料来体现,语言的变异特性及语言符号向艺术符号转化的可能性,为含蓄的生成提供了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10.
戚涛 《江淮论坛》2013,(1):170-178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对海明威冰山风格下的语言机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主张其风格是一个以转喻为核心的系统工程。在泛转喻一含义化的基础上,海明威发展出一系列符号陌生化、语境控制的技巧,在实现含义最大化的同时,又不流于荒诞,确保了文本的可读性。本研究为解析文学含蓄现象提供了一个较为成熟的科学视角,为读者阅读海明威作品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阅读策略,同时,为研究海明威文体的系谱学提供一个有力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