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73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244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学的审美含义及其更深层次的审美意识形态是要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话语蕴藉属性是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法。这样,文学作品就有了话语蕴藉属性。从各种文学作品看来,话语蕴藉属性的运用还是比较常见的,适用范围也比较广泛。话语蕴藉属性在文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可能是一句话,一个人名亦或是一个地名甚至是一个字。本文意在浅析部分文学作品的话语蕴藉属性的运用和从而体会运用这一表现手法的益处,进而在自己的文学创作活动中运用这一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2.
闻一多曾接受过象征主义艺术思潮的影响,其诗论中有关象征的论述和诗歌创作中的象征笔法,呈示出闻一多诗歌的象征艺术倾向。深入研究这一艺术倾向,对于把握闻一多诗歌艺术的丰富性及其对新诗艺术发展的贡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温庭筠的词创作以其众多的表现手法,艺术构思上的显著特点,含蓄清空的抒情方式,以及遣词造句之功与音乐性,开拓了词的创作道路,并对后世词的发展以悠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口语是语言履行交际职能的最直接的方式,而口语语言的表达尤为重要。我们在接触英美口语时,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英美人很善于使用语言的委婉与强调这两种表达手段。根据交际目的的不同,抑或语气色彩淡雅,委婉含蓄,娓娓动听;抑或语言色彩强烈,锵铿有力,落地有声。这一弱一强,一暗一明的交替使用,使英美口语刚柔相济,相得益彰。这样既加强了交际效力,又增添了英美口语的魅力。 下面,笔者分别从委婉和强调两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6.
杨慎在哲学上主张"合性情",反对将"性""情"割裂来谈,同时又强调"以性统情",使情欲在性的指引下得到合理发展与满足。杨慎"约情合性""缘情绮靡""含蓄蕴藉"的诗学主张便是这种"性情"观的体现。他还以自己的创作部分地实践了这种诗学观念,从而形成一种"秾丽婉至"的诗风。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促成了中国大众小说的诞生,并出现了一批兼有文学性与商业性双重价值的文学作品。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大众小说聚焦城市与城市中的人,有明显的商业动机与娱乐功能。这也因此造成了这类小说文本中典型人物的缺席与含蓄美的削弱,淡化的启蒙意识在文字间若隐若现。  相似文献   
8.
在言不尽意、立象尽意观念的作用下,中国古代文人推崇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境界,形成一种朦胧雅致、含蓄隽永的美学风格和"隐、遮"的美学特征,这也造就了中国诗歌之"隔"。本文将从"隔"之意、"隔"之源、"隔"之度、"隔"之美这几个方面综合评析"隔"的非凡魅力。  相似文献   
9.
流沙 《社区》2014,(36):56-57
常人的性情可以通过言谈窥见一二,名人当然也不例外。事实上,名人的性情更为突出,或沉着冷静,或机智敏锐,或坦荡风趣,或幽默含蓄……其性情的显露,往往在简短的交流之中。  相似文献   
10.
尚群 《源流》2012,(13):78
谢平祥中国东盟书画研究院院长,广西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从事书画研究工作10余年。草书是最能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个人意趣的一种书体。谢平祥的书法,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纵横豪放,烟云满纸。其笔法纯熟多变,结字参差错落,墨法五色炫目,章法疏密相间。先看其用笔。作者虽然用的是极为柔软的长锋羊毫笔,但用笔劲健,力感充盈,而且纵横跌宕,变化强烈。书法用笔讲究笔下有物,讲究形态变化,正所谓:"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用笔丰富、变幻无方是每位书家追求的最高目标之一。然而,笔法中的变化不是随心所欲、任笔为体、聚墨成型,否则会坠入"野乱狂怪"的野狐禅的泥潭。其变化必须从传统中来,必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