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27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01篇
理论方法论   34篇
综合类   395篇
社会学   127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天我们又到大栅栏来了,“眼镜”对我们特别热情,问东问西的,还找来一个老太太跟我们聊。这个老太太自称85岁,姓国,她也真能聊,不用问,她就喃喃咕咕地说了起来。只要话一上口,就刹不住车,也不管你问什么,她只管说她自己的。我们一站就站了一个多小时。  相似文献   
2.
我在梳理江苏太仓的历史人物时,发现王世贞、吴梅村、张溥这三个人物是最值得研究的,也是太仓历史上最具知名度的。如果为之写传,写电视剧,则当推吴梅村为第一。因为吴梅村是太仓历史上乃至中国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一个人物。他曾春风得意,大红大紫过,又失足毁名,备受煎熬。用吴梅村自语:“乃天下大苦人”。我注意到,对于吴梅村的评价,自他顺治十年仕清以后,从此评价泾渭,褒贬双方,各执一词。即便到了事隔三百多年后的今天,依然难以定论。有人说:吴梅村晚年的那些诗词有作秀成份。我以为,此说乃个人的凭想当然耳。应该说吴梅村晚年回顾自己一生…  相似文献   
3.
章法 《老年人》2005,(4):23-24
居住在益阳市大码头的秦爱萍,是个可怜的孤老太太。她的丈夫过世得早,膝下又无儿无女,一年四季与清灯孤影为伴,生活煞是凄苦。要说亲戚,就数外甥女周芳跟秦爱萍的关系最亲近。平时,老人念叨得最多的是周芳,有什么知心话也只喜欢和周芳说。周芳在益阳市大码头社区一家街道小厂上  相似文献   
4.
市场的出现让女人有“家”可回 在人类社会进入近代以前,家并没有从公共空间中分化出来。家既是生活场所,又是工作场所;家既是生产单位,又是消费单位。但是,当市场闯入人类生活时,一切就都变了。  相似文献   
5.
在吴稚晖当时看来,教育是一个国家盛衰的"总因",而配称教育二字者只是科学工艺,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就在于科学工艺发展的迟滞。在批判国内旧式教育的同时,他编报印书,普及科学常识以提高国民素质,鼓吹科学工艺来倡导青年劳作。特别是他创造性发起的留法俭学运动和创办海外中国大学,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高科技人才,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6.
无锡吴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广成 《职业时空》2008,4(8):177-177
一、无锡“吴文化”的渊源与发展 吴文化即吴地、吴人的传承文化。吴地,一般说来即是以太湖流域为核心、包含西至南京,北至扬州、淮阴一线以南地区,东合上海,南括浙西地区。若以吴语的流传范围来说,则南可至浙江温州、永嘉之地,东至上海,北含南通至扬州以东沿江一百里宽的狭长带,西至镇江丹阳的交界处。吴文化就是指吴地人民在数千年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即是吴人的文明。其核心是指吴地人的精神风貌、观念意识、心理态势和人格风范以及价值观念、传统风俗习惯等。  相似文献   
7.
佝偻     
冯志 《决策探索》2005,(8):92-93
我到二中上班的第一天.刚进校门.迎面走来一位老太太.她佝偻着身子.拄着一根竹杆,用一种慈祥的、亲切的、眷恋的眼神望着我。我点点头,冲着她笑了笑,算是对她的回报。我办完手续,接受了任务.刚出校门,那个佝偻的身影又出现在我的眼前.她呆呆地站在那里,一双深深陷下去的眼窝里表露出一种哀怜的神情,那张皱巴巴的脸不时地抽动着.  相似文献   
8.
2003年秋,我到美国旧金山留学,租住在珍妮太太的家里。珍妮太太40多岁,是个黑人,又胖又高,凸着两只大眼睛,露着两颗虎牙,样子很凶。不过,因为她家离学校很近,而且月租也比别处少30多美元,所以我住了进去。我平时除了上课,还要打工。为了省时省钱,我常常早上煮一大锅饭菜,中午、晚上回来热一热就随便  相似文献   
9.
英国现代著名作家达芙妮·杜穆里埃的小说《蝴蝶梦》中的丹弗斯太太是作者利用死亡宣泄心理的一种独特方式,文章从丹弗斯太太和吕蓓卡的人物关系来分析丹弗斯太太作为主人吕蓓卡的守护神对曼陀丽庄园的新女主人精神影响,以及在曼陀丽庄园的父权制社会的毁灭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探望     
伊尹 《社区》2014,(35):22-22
这是我的一位护士朋友在她博客里所写的一篇日记。这天她上白班。下午,23号病房来了一位探视者,一位80多岁的老头,摇着轮椅来探望2床76岁的老太太。老太太是前天送来急救的,心脏病,昨天刚出ICU,此时正沉沉地睡着。一连两天在病床前照料的子女们,一个回单位续假,一个去医院食堂吃午饭了。老头来到病床前,看看沉睡的老太太,替老太太掖了掖被子,又安静地在床前坐了一会儿,见老太太呼吸均匀,脸色已转红润,这才微微一笑,转身放心地离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