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65篇
丛书文集   3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75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组织创新在很大程度依赖于对组织外部知识的吸收和转化.吸收能力这一概念能很好揭示外部知识与组织最终创新成果之间的转化机理.在介绍吸收能力内涵,在构建组织吸收能力的形成模型基础上,系统地探讨促进或制约组织吸收能力形成的科层因素,为公司创新能力不足这一瓶颈问题提供新视角.并认为,为了减少科层制可能产生的限制,在组织创新活动中引入市场机制是保证组织吸收能力有效发挥以及保证组织创新有效开展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
后发优势为后进国家带来了快速追赶的潜力,但这种潜力并不会自动实现,还需要积累一定的技术吸收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技术引进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技术追赶,但中国在技术消化吸收方面投入明显不足,就开放度、FDI和投资率而言中国不存在吸收能力弱势,但从人力资本、技术基础设施来看中国吸收能力还很欠缺。  相似文献   
3.
4.
吸收能力、研发合作创新激励与补贴政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具有吸收能力的非合作研究与发展博弈模型,比较了有和没有吸收能力情况下的R&D投资影响,结果表明有吸收能力的企业R&D投资要更高,接着探讨了产品替代与互补关系下的技术溢出选择对产业的影响和社会最优选择的R&D投资水平及其补贴激励政策。  相似文献   
5.
6.
建设原则和目标与ESG理念高度契合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可以通过促进创新来改善企业ESG表现;企业的动态能力越强,越能充分利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红利,从而有更为明显的ESG表现改善。把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将动态能力解构为适应能力、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3个维度,并以其耦合协调度衡量企业总体动态能力,采用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2021年的数据,运用PSM-DID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显著改善了试点城市企业的ESG表现,企业创新能力和总体动态能力在其中产生了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强化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ESG表现改善效应),但适应能力和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不明显;创新型城市建设对高污染行业企业、数字化水平较低城市企业ESG表现的改善作用显著,但对低污染行业企业、数字化水平较高城市企业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应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提高企业的动态能力及其系统功效,切实促进企业ESG表现改善。此外,还需改进企业动态能力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集群知识溢出的竞争力提升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琳 《社科纵横》2005,20(1):38-3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集群知识溢出效应成为集群研究领域的前沿。一直以来 ,学术界对集群内部与集群外部知识溢出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 ,对集群外部知识溢出的探讨显得明显不足。本文首先阐释了集群内部知识溢出的创新效率、创新能力提升效应以及集群内部默会性知识的激活效应 ,然后指出 ,集群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还有赖外部知识溢出的获取与利用 ,集群吸收能力是有效利用外部知识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使用技术差距为新的权重对国际R&D溢出测算的LP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将改进前后两种方法测得的19852007年间通过FDI渠道溢出到我国的国际R&D存量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改进前的测算方法对国际R&D溢出对我国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略有低估;加入人力资本和国内研发投入与国际R&D溢出交互项的回归结果显示改进后的测算方法比原方法更为精确有效.从回归的结果还可以得出:国内R&D投入是我国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但FDI带来的国际R&D溢出对我国的技术进步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我国的人力资本还未达到有效吸收国外研发溢出的水平,研发投入水平也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国际研发溢出对我国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技术创新能够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那么对于集群企业来说,哪些因素会影响技术研发投入?以D'Aspremont and Jacqueminde(1988)的技术研发博弈模型为基础,考虑了吸收能力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建立了一个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具体分析了集群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和吸收能力对集群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集群企业的研发水平不仅是其吸收能力的增函数,而且是其溢出效应的增函数。  相似文献   
10.
以知识流动为研究视角,将集群创新过程中的知识溢出、吸收能力内生化,构建包含三种创新模式下的产业集群演化模型,重点分析集群知识分布和知识衰减程度与集群创新模式的内在机制及其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并进行仿真实验。研究表明:不同知识分布下,混合创新模式的创新产出表现最好,外部吸收创新模式与内部自主创新模式呈现出不同的创新产出演化路径;在外部吸收创新和混合创新模式下,均匀分布型产业集群的创新产出表现最好,集中分布型表现次之,异质分布型表现最差,而在内部自主创新模式下,集中分布型则表现最好;不同创新模式对知识衰减的敏感程度呈现阶段性差异特征。这些结论对产业集群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好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