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东亚三国近代文化选择与成因考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东西文化关系问题上的不同立场而形成的近代东亚文化选择模式,在中国表现为“中体西用”;在朝鲜与日本分别表现为“东道西器”和“和魂洋才”。东亚三国近代文化虽说在形式上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但因三国社会历史条件等诸多因素上的差异,使三国近代文化在对传统的反思及西学分量等内容上呈现出很多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分别是中日两国现代化初期有代表性的思想,是缓解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的产物.它们有相同或相似的历史背景、旨趣和原始含义.但是,这两种思想指导下的中日两国现代化的极大反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实质、内在关系、侧重点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对语言学、文化学等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以日本古代、近世、近代文学作品、典籍报刊杂志等出现的词汇为例,详细论述了日本是如何在翻译中体现相当于"中体西用"的"和魂汉才"、"和魂洋才"这一翻译理念的精神实质以及在日本翻译事业中的实际应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中日两国翻译事业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4.
世界各民族、国家的物质文明成果的可通约性与民族传统积淀的不可通约性,构成了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尽管在人类各民族走进世界历史的今天,依然如此。这也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问题。把某一个别民族的传统拿来,去说明另一民族的经济发展,不仅是方法的失误,也是历史的错位。本文以日本经济的现代腾飞为例,说明了中国儒家文化传统在事实上没有成为它的根本动力和资源。日本近现代的崛起,主要是明治维新资本主义杠杆的作用。中国儒家文化在中日交往中,确实被日本汲取过,但这是在“菊花与刀”的固有传统模式过滤下的汲取  相似文献   
5.
日本文化模式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生文化 (本土文化 )乃是构成“日本文化模式”的内在根据 ,它仍然活在今天日本文化的“背影”下 ,并决定着今日日本文化的基调 ;而外来文化一旦进入日本 ,都深深打上了日本“烙印”,经历了“日本化”变形。日本文化的发展 ,一方面坚持了本土文明的主体性 ,另一方面也多层次地引进吸收了外来文化 ,从而形成“绳魂弥才”、“和魂汉才”、“和魂洋才”、“和魂美才”的文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18 6 8年明治维新以后 ,日本先后以法国、美国和德国教育为样板 ,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建立起了近代国家主义教育体制。这次被誉为“第一次起飞”的教育改革 ,是在“和魂洋才”的发展理念———本土化和国际化之间的平衡为支点实施的。  相似文献   
7.
试论日本私小说的产生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和左拉等西方自然主义文学的结合,产生了私小说。独特的明治维新时期的社会环境是私小说产生的历史条件,而日本传统文化的底蕴是私小说产生的内驱力。日本私小说的产生是日本民族在广泛吸收外来文化过程中所采用的“和魂洋才”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近代日本在西力东渐下产生的各种亚细亚主义思潮,看似纷繁复杂、相互矛盾,但其中自有其一贯逻辑,内含相互贯通、相互转化的可能性;作为近代日本文化的组成部分,又蕴涵了日本文化的诸多原点,得到传统伦理的支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