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78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134篇
社会学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嵇康一反传统理论,提出“声无哀乐”,认为“治世之音”、“亡国之音”之说是滥于名实的久滞之义。嵇康理论宗本于老庄之学,其意旨在“越名教而任自然”。  相似文献   
3.
基督教和佛教都是高度伦理化的宗教 ,伦理思想是其宗教教义的重要内容。从伦理之来源、道德依据、行为规范、人性论、社会意义等方面对基督教和佛教的伦理观进行了比较 ,分析二者伦理观之同异 ,从而阐扬了两教的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对宗教经典十分熟悉的学者型作家,许地山在他的小说里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宗教意象,他的作品中艺术与宗教可说是互相缠绕、互相融合、密不可分.他既不用爱与美的理想来解释人生,也不用苦闷和悲哀来总结人生,而是以宗教思想为核心来探讨人生,并借作品抒发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无论是他的人生态度还是他的作品,都体现了佛教、道教以及基督教三者融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存在主义作为一门哲学从感性经验出发 ,把思辩性的理论思考和美学上的感性直观的把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付诸于对人的本质的研究。而且存在主义者们直接将自己的思想付诸于文学作品的创作 ,在产生伟大的哲学理论的同时又促成了一大批伟大的文学作品的问世。  相似文献   
6.
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法的主体,人性的研究对法律制度的合理制定至关重要。刑事和解作为一种新型的法律制度,强调双方当事人平和地解决纠纷以恢复原有的和谐社会关系和秩序,体现了法律的人性关怀。本文以人性为切入点对刑事和解制度进行剖析,提出刑事和解制度在人性视野下存在的问题,并在人性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建议,以期使...  相似文献   
7.
因果规律、熵增定律、“善恶平衡”原理是支配村上春树笔下的可能世界的根本原理.由于村上春树所刻画的世界几无例外都是一切事物均由此类原理所规定的决定论的世界,因此,村上春树笔下的、具有塑造自己生活的强烈愿望的各类小说人物便都因此而失去了其选择的自由和自我决定的能力,失去了其能动性和可能性,也失去了其作为一个人类成员所赖以自立的尊严.之所以如此,其原因则在于笛卡尔、莱布尼茨、伯林、卡夫卡等人对于小说作者的各个方面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8.
善恶评价标准是一个动态和发展的过程。特别是善恶评价标准包含了主体性的因素,更是呈现出了变动性和复杂性,并表现出一元与多元的矛盾与对立。善恶评价标准的一元与多元是与善恶评价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客观性和主观性、普遍性和具体性相联系的。善恶标准的一元与多元实际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德福一致是中国人的伦理信仰,它的作用机制是善恶因果律,当前道德建设需要对德福一致这一命题及其作用的机制善恶因果律重新认识和定位,其中最关键的是使带有宗教色彩的善恶因果律通过合理的思维转换获得现实合理性,一是对神秘力量的理解,超人的神秘力量实际上就是主宰宇宙自然的大规律,宗教只不过是把这种神秘的力量或者说法则转换成具有人的品格的神,只不过是让人能够更容易“通感”神或法则的存在,这也许就是宗教的最高智慧所在;二是对灵魂不朽的理解,以往的灵魂不朽的设定是以个体为基点,所以这一转换应将视野扩大到全球整个人类,如果站在这一高点,则“普适伦理”等也能获得一些合理的解释。通过恰当的思维转换,再次建立起人们德福一致的伦理信仰。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