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6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蕴含着中国古人对自然文化的深切体验和哲学追求。本文以中国传统园林建筑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为基础,从园林建筑的布局、空间、装饰、色彩、意境等方面所蕴含的美学思想和哲学内涵展开讨论,希望人们在欣赏园林建筑的构造之美的同时,也能深刻领悟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
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唐五代江南城市修建了大量的园林。州级城市的子城筑起高楼,州衙按园林格局布置,建楼设圃,厅斋堂宇,亭榭楼阁,疏密相间,高低错落有致。苏州、湖州、杭州、金陵等城市,不但园林数量众多,而且建造技艺高超。城市园林的大量建造,使城市布局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扩展了城市的生活功能,引发了人们思想观念和文化意识的变化。江南城市大量兴造园林亭阁、开山凿池,是社会风尚的需要,同时和江南地区雄厚的经济实力分不开,是江南经济发展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园林建筑的艺术特色,及其装饰元素的空间审美价值和对现代建筑室内设计的影响,提出在精神层面上继承园林建筑的设计精髓。  相似文献   
4.
阿友 《华人时刊》2011,(4):34-35
"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这是宋代诗人方岩为赞美灵璧石所留下的千古绝句!华夏瑰宝灵璧石与英石、昆石、太湖石同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石",而渔沟镇是灵璧石的主产地,也是灵璧石文化的发祥地。渔沟镇境内有44座山头,山石资源及"灵璧石"资源储藏相当丰富,磬云石、石灰石、硅石等矿石资源居全县之首。镇区内沿210国道建设了一条集赏石、玩石、购石、研究石文化为一体的1600米长奇石市  相似文献   
5.
常州未园     
《中文信息》2008,(3):107-107
未园是江苏省常州市著名的私家园林,位于常州市大观路原二十三中学(令市青少年科学艺术宫)内。由木商钱遴甫建于1920-1923年。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园林建筑极具江南园林特色,布局曲折幽深,引人入胜。有四宜厅、滴翠轩、汲玉亭、乐鱼榭、月洞、垂虹桥、长廊、挹爽亭、长春亭等景。并有雨年香樟、桂花、罗汉松等古树名木点缀其间,使园林显得古雅幽静。  相似文献   
6.
《阅读与作文》2007,(4):21-21
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滏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盛于明代。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  相似文献   
7.
十笏园     
《中文信息》2008,(3):50-50
十笏园坐落于潍坊市潍城区的中部,原清末大地主丁善宝的一座私人花园,建于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至今已有百多年历史。十笏,是以十块笏板形容此庭园之小,面积仅仅有2000平方公尺,却有假山、池塘、曲桥、亭榭、书房等多种建筑,且布局得当,充分显示了园林设计者的精妙构思。  相似文献   
8.
施中 《江海纵横》2004,(2):31-32
凡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名胜区之所以能名扬天下,勾引起无数中外游人百看不厌,流连忘返,其自然景观美,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还有一个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即其中还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人们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但若要问对天堂城市苏州、杭州有什么偏爱的话,笔者认景为首推苏杭风景旅  相似文献   
9.
中国园林建筑的艺术魅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分析中国园林及园林建筑的基本概念出发,总结了中国园林建筑的特征、形态及作用,并从设计的角度阐述了园林建筑艺术美的形成要素,从而将园林建筑的艺术性区别于普通建筑,上升为一种"高级的建筑艺术"。  相似文献   
10.
《琼州学院学报》2019,(1):110-117
海南岛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多种外来文化的冲击,在民国时期以南洋文化最为强烈。这个时期的园林,尤其是体现在园林建筑的文化气派和地域特征的形成方面都留下了南洋文化的烙印。以现存的民国时期南洋文化影响下的海南园林建筑及其装饰小品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研究景亭、景门、雕塑小品、漏窗、栏杆、屋檐画等装饰的表现载体,其特点是:传统的民间工艺基础上融入了南洋风格细部装饰。同时,在原有东西方的构造上分别进行了创新和简化后再融合,体现了海南草根文化兼容并蓄的包容性和沉实内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