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50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34篇
社会学   54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读《围城》中的女性知识分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钟书的<围城>作为一部意蕴丰厚的长篇小说,其所表现的生活内涵,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思索及其独特构筑的"艺术世界",并不是一种、两种批评方法就能解读清楚的.本文主要从女权主义角度分析文本中几个主要的女性知识分子角色中蕴含的价值,探究作者是如何运用古籍典故和哲学、心理学等学科,不露声色地将20世纪20、40年代之女性解放进行批判与消解.  相似文献   
2.
2008年以来,唐河县城郊乡党委、乡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抓党建、保稳定、促发展,始终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统筹社会稳定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突出抓好以招商引资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以黄牛饲养为主的畜牧业和以"村村通"油路为主的基础建设等3项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3.
个性化原创比喻构成翻译的难点甚至盲点。结合纽马克的翻译思想,通过挖掘比喻修辞的深层特点,即本体、喻体之间的相似性来考察《围城》英译本的得与失,我们看到,译者既要充分调动自身素养,又要关照相关读者的理解水平和想象力,既给他们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又要防止思维空白的产生,以确保比喻的认知功能与美学功能的有效传达。  相似文献   
4.
《围城》比喻的审美文化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秀芝 《学术交流》2005,(6):147-149
钱钟书《围城》中的比喻艺术之所以精湛,不仅因其丰富多彩,更因其意蕴深邃。它蕴涵着汉民族丰富的审美文化意蕴:精警的隐喻结构与通脱的哲理内涵,虚实相涵的哲学理念与相反相成的辩证统一,具象的思维方式与“立象以尽意”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5.
《围城》的翻译策略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围城》英译本出版后受到广泛好评,但也有些评论者对译文持有异议。他们用单一“归化”的翻译标准评判译文,认为在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有若干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从译文202条注释对象入手,运用穷举法,着力探明《围城》的翻译策略及其成因。结果表明,译者所采用的策略是“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究其原因,这种策略与翻译目的、文本类型、社会环境以及赞助人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围城>与<四世同堂>是在讽刺艺术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优秀之作.两部作品在讽刺视角、讽刺形象的塑造、讽刺哲理思索等方面均有不同之处,在讽刺艺术内在指向上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钱钟书小说文化反思的怨恨的现代性体验主要是对于知识分子的怨恨,他不但怨恨传统知识分子而且也怨恨现代知识分子。钱钟书在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围城与多重怨恨中苦苦挣扎,钱钟书的怨恨就是每一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怨恨。  相似文献   
8.
我和老婆结婚4年多,我不清楚这4年多究竞发生了什么,能让一个温柔可人的姑娘变成了如今这个经常撒泼打滚的泼妇,还总说我不体贴也没有结婚前对她好了,说着说着就会大吵大闹摔东西。我说我工作累,她就吵着说她更累;我说她没以前温柔了,她就吵着说我娶了她就奴隶变将军了,针锋相对,寸句不让。我现在特别后悔,为什么当初要结婚呢?  相似文献   
9.
周晶 《现代妇女》2014,(3):133-133
围城》是钱钟书的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在《围城》的写作中多多少少的体现了他现实生活中一些原型清晰的轮廓,也印证着文学创作始终要坚持来源于现实生活,来源于实践,同时也反映着现实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是通过了对于钱钟书创作《围城》之前即其35岁前后的人生经历的介绍与分析,联系他的《围城》文本信息来探讨《围城》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给人们带来的是现代生活的便捷与高效,但是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出现,也带来了巨量人口与有限土地之间的尖锐矛盾。每一个身处城市的人生存空间都在不断受到挤压,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垃圾围城更是带来了城市生活的诸多烦恼。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拓展我们的生活,改善我们的生活体验,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城市的美好,成为不容忽视的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