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9篇
综合类   16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0月16日至19日在春城昆明举行。这次会议由中国共运史学会主办、云南省社科联、云南省科社学会、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承办,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140名专家学者与会。  相似文献   
2.
3.
新年的祝愿     
思益 《中华魂》2014,(1):63
正~~  相似文献   
4.
图哈切夫斯基是前苏联红军一位有雄才大略的著名军事将领,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和战略家.为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曾立下汗马功劳的苏军元帅.但是,他与七位苏军高级将领一起竟以通敌罪于1937年6月11日被判处死刑.后来查明,这完全是一宗被捏造的离奇冤案,为此,苏联最高法院军事法庭于1957年1月3日裁决撤销1937年对图哈切夫斯基案件的原判.为其平反昭雪.但是,历史进入21世纪,国内有的学者为了美化斯大林,认为其肃反是正确的.我们应该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还历史本来面目,认真总结国际共运的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5.
20 0 1年 10月 2 7~ 11月 1日 ,由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中央编译局、湖南师范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 2 0 0 1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长沙隆重举行。恰逢苏联解体 10周年及中国共产党建党 80周年的特殊时期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大背景考察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规律 ,总结经验 ,面向未来 ,加深对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 ,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献计献策。研讨会集中讨论了以下几个热点问题。(一 )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当前各国社会主义政党、民主社会主义政党都在进行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苏俄成为国际共运的中心.苏共和苏联对国际共运的扩大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也形成了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的作风.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以后,苏共以"中心"和"老子党"自居,继续其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作风,产生了恶劣的影响.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对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但中共又不适当地提出了"以苏为首".中苏论战期间,毛泽东认为苏共已经变修,错误地作出国际共运的中心转移到中国的判断.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作出国际共运没有中心、中国不是中心的论断,提出中国决不当头,各国应独立自主.从此,国际共运进入各国独立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7.
8.
本文探讨了邓小平关于判断国际共运是非的思想。邓小平在总结国际共运大论战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精辟见解。这些思想是:1.邓小平提出判断国际共运是非的标准应是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判断的主体是各国党和人民。2.邓小平提出“一风吹”“一切向前看”作为处理与兄弟党和国家关系的原则,对各国党认识上的分歧提出“不搞意识形态的争论”。3.“邓小平提出搞好自己国家的发展,是对国际共运、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思想。邓小平的上述思想对我国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中苏大论战是20世纪国际共运和国际政治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其后果和影响巨大而深远。从国内学术界关于中苏大论战后果的相关研究成果看,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对毛泽东及中共认知的影响;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对国际共运的影响;对世界政治格局及苏共路线、苏联社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